拱北海关:一扇窗见证开放30年
2008-11-25 1:0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毗邻澳门,处于关境前沿的珠海拱北口岸,从1978年全年59万人次的旅客流量,到2007年的7969万,30年发展巨变可谓翻天覆地。
对外开放的窗口从这里打开,旅客流、货物流、信息流……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南海渔村珠海,站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头,开始了蓬勃发展的30年。在珠海经济特区把守国门的拱北海关,不断改革创新,支持特区建设和地方(珠海、中山)外向型经济发展,见证和促进了改革开放。笔者在拱北口岸,从一名“老海关”的采访中,重温这扇“窗”打开的场景。春节大忙郭
蕾,现任拱北海关驻闸口办事处(行李物品监管处)副主任。在拱北口岸工作了27个年头的她,回忆起改革开放初期,首先提到的是“春节大忙”。1979年1月,这一年的农历新年到得特别早,来自珠江口的海风无遮拦地吹。落成快两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拱北海关旅检大楼的平房内,玻璃窗透过阳光,撒着和煦的味道。
宋庆龄手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拱北海关”金色大字树立在拱北口岸,经过澳门古老关闸逶迤穿行,从境外准备到内地的旅客,拖着大件小件的行李,吵吵嚷嚷,排着长龙,有些焦灼地等待着过海关。行李中的物品,透漏着外部世界的新信息。
这一年的春节,从拱北海关过关的旅客迅速增加。19岁,经过半年的入关培训、刚刚走上旅检岗位的郭蕾,与口岸查验台上的算盘,同样被卷入大忙潮的快节奏中。
一名西装笔挺的华侨开始登场。在乱糟糟的行李中,郭蕾详细问话。当然少不了问此行的目的:“是到珠海会见来自内地的亲属?”“还是探望边境居民?”
目的不同,自然验放标准不同。会见内地亲属,粮食和副食品免税3公斤、征税5公斤。后者免税只有2公斤、征税限于3公斤。
粮食和副食品只是一个开头,几十件衣服、鞋袜、头巾、床上用品、衣料、包括橡皮筋、火石在内的日用品,全部铺到查验台前的凉席上,堆成小山。几个小凳子,是给点数的关员休息用的。
伴随着旅客登场,查验台上,满是汗渍手印的小算盘劈劈啪啪响起来。郭蕾纤细的手指来回拨动,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算盘是最基本的计税工具。出国出境不容易,回乡探亲更不容易。过关旅客,手提的,身穿的,尽可能用尽免税指标,甚至不少还打些擦边球,藏些涉税的物品。13个税目,6个税级,税率从20%到200%不等。“免税手表1只,自行车1辆,收音机1架;可征说手表1只,收录机1架……”关员根据对外贸易部的验放规定详细点数。近30年后,郭蕾向笔者提及了特殊的“四种人”名词,笔者翻查了资料,这四种人是:华
侨、中国血统外籍旅客、定居中国的外国侨民以及出国探亲的中国公民。
四种人,从境外输送新潮奇缺物资的主力军。学习知识的时代1978年,不到19岁,皮肤白皙,扎着一双大辫子的下乡知青郭蕾,腼腆走进中山县知青办,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名海关招干考试时候,对海关的概念是一片空白。
经过6个月海关业务的刻苦学习,这批“洗脚上田”的知青终于完成了向海关干部转变的过程。
从干训班毕业后,1979年1月14日,她正式参加工作,凭着这股拼搏劲,她业余时间不停学习英语会话,各种方言,商品知识。那是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对外开放的国门从拱北口岸打开了一扇窗户,海关的业务量猛增,拱北口岸当年的旅客流量就增加了2倍,为了应对越来越多讲不同语言的旅客,拱北海关旅检部门的老海关就积极地充当起了教员,教说英语、汕头话、潮州话。1979年后,中国海关的制服,开始多了海关的元素。压有“海关”字样的铜扣,红底金字长方形的“中国海关”证章,让站在检查台后的郭蕾觉得浑身是干劲。旅检改革:管得住,通得快海
关的改革从旅检开始。在海关历史上,1979年至80年代初期,“人人过筛、件件开包”,是对细查细验的形象解释。以1979年拱北口岸日均客流来分析,从早上7点开关到下午5点30分,平均每小时有200名旅客进境,进境的几条通道每分钟至少要验放3人,每人都携带了大包小包的行李物品,多的是挑上一担。中午,拱北口岸进境的旅客稀少起来,在出口通道,经过半天舟车劳顿、从广州和佛山赶到拱北口岸的出境旅客就多了起来,郭蕾就被抽调验放出境旅客。
这样的查验到80年代中期已成绝响。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海关在对外开放中迸发活力,“快速检查、抽查、重点检查”,“红、绿通道制度”,新型检查设备的应用,集约化管理模式,所有的旅检改革都从罗湖口岸、拱北口岸走向全国,郭蕾也全部参与其中。“管得住,通得快”,海关在口岸改革查验模式的同时,也注重提高监管效率。郭蕾记得,为提高查验效率,海关在80年代配备了酷似床头柜的金属探测器和X光机,走私物品很快现形。一次,一女子带了菜干过关,关员觉得不对劲,但怎么都看不出疑点,把菜干提到X光机前一照,菜干里藏着20多只金戒指。2008年9月,当笔者走进日均流量23万人次的全国第二大陆路口岸———拱北口岸时候,每分钟就有100多名包括内地自由行旅客、澳门阿婆、非洲黑人在内的旅客,从眼前扑面而来又转瞬远去时,试图捕捉一些异常的眼神已经让我眼睛发胀。
现场旅客川流不息,从海关旅检通道正常通过的时间也就十几秒钟,可疑旅客却被关员屡查屡中。郭蕾告诉我,现场挑选旅客重点检查,只是海关在口岸进行监管的众多手段之一,借助高科技监控设备和风险分析的手法,可以让走私无所遁形。
今年8~9月,工作在拱北海关的关员特别忙碌。奥运期间,郭蕾作为处领导停休在口岸值班。所有旅客行李100%过行李机检查,所有海关通道打开,旅客分流排队,增加检查机,机关人员被安排抽调现场支援。每秒钟,同时数件行李从传送带上被X光机扫描,有经验的关员盯着显示屏幕,判断是否有可疑物。郭蕾有时也会走到关员旁边,看图像,然后温和地说:“对,盯紧点,不要松懈!”三十年的旅检情结在
澳门回归前落成的、庞大的拱北口岸新联检大楼,穿过二楼纵横交错的走廊,2022房间,拱北海关驻闸口办事处郭蕾副主任接受采访的时间有限。电话铃声时而响起,请示汇报问题的科长敲门,而她只要有时间,就去现场走走。
她带着惯常的温和笑容,眼神和蔼地走在她一直工作了27年的口岸现场。
在海关工作的30年中,她仅仅有3年离开拱北口岸旅检现场,这在拱北海关现任干部中,是唯一的。2007年,她又回到拱北口岸,有人不理解,她说,干旅检的,就是要能吃苦,回来,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分管旅检现场后第一天,她走到了关员查验台前,走进了征税房,听关员的心底话,向处领导班子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很快,旅检现场通道秩序变了,现场面貌改观了,对当天多次往返旅客,郭蕾凭借丰富的经验,提出一套分流整治的办法,关员的士气更加振作。怀着对海关旅检岗位浓厚的情结、深沉的爱,拱北海关驻闸口办事处全体关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辉煌,今年奥运期间,他们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获得海关总署表彰。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