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三公司降低金融危机影响稳中求发展

2008-11-24 13:1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特约记者李希瑾
“不利影响在所难免”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8月份迅速蔓延为国际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并有触发全球实体经济减速的趋势,成为当前我国外贸及港口业面临的最大风险。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对港口企业有何影响?港口企业又如何去积极应对?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下降趋势在短期内难见改观,明年将会是港口业 “最困难的时候”。记者近日在日照港第三港务公司采访时了解到,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形势影响,今年以来,特别是9月份以来,公司吞吐量特别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明显萎缩。
    面对不利形势,以创建沿海散杂货现代物流基地为目标的日照港第三港务公司,积极拓展服务功能和市场占有面,通过对照国内先进港口企业查找自身差距,确定了“一坚持、二创新、三促进”的市场营销新思路,积极应对,化解风险,构筑多极支撑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确保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截止到11月20日,三公司年度累计吞吐量完成2287万吨,同比增长26%。铝矾土吞吐量将突破400万吨,同比增长达91.2%,木片、粮食、镍矿等货种接卸量居全国沿海港口之首,并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镍矿中转贸易基地。目前,公司集疏港的货物种类已达100余种,部分货种的中转数量、作业效率和装卸质量均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
“精神振奋先行一步”
    危机当头,精神振奋要先行一步。公司如火如荼开展了 “对比先进找差距,增强压力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员工深刻认识新一轮港口竞争的严峻形势,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继续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司发展的突出问题。
    努力锻造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技能过硬、敢打敢拼、执行力强的钢铁队伍,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与全国知名专业培训机构天津石化培训中心合作,为公司量身制定了周密的培训方案,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专家组采取理论灌输、理念创新、观念引导、典型案例示范、学员参与、教学互动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重点围绕体验与反思,沟通与协调艺术,铸造企业中层主管的高效执行力等方面的话题,深入进行了细致讲解,让参加培训的全体管理人员受益匪浅。本着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公司先后组织生产调度、班组长等重点岗位的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每个班组和每位员工都紧密结合公司开展的“创阳光班组,做品牌员工”劳动竞赛活动,确定了要争创的目标,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格外引人瞩目。
    这次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发现和解决了公司在队伍素质、生产组织、基础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优化了工作流程,推动了各项工作水平的提高。
“品牌服务提升竞争力”
    港口作为物流产业链上的一个支点,服务与服务功能成为客商最关注的看点。下半年以来,广大员工知难而进,奋力而为,工作热情空前高涨,生产作业效率不断刷新。8月份,在奥运限电、阴雨连绵以及涌浪海况较多等诸多不利因素情况下,实现吞吐量236万吨,创公司单月历史最高记录。
    精细服务塑品牌。10月份接卸的 “太平洋之风”轮,可以说是一艘名副其实的杂货船。因该船配载的货物太杂、太零碎,有玻璃、浴缸、镜子、胶合板、铝型材、大蒜等共37种货物种类,其他港口都拒接,每种货物还有若干票,体积大小不一,包装材质五花八门简直就是大杂烩。船型老,货物易碎,配载难度大,能否完整无损的全部装完这37种货物是对公司生产组织的一大考验。最终,公司集思广益,以最佳的装船方案,经过2.5昼夜奋战,605箱共计1300吨的玻璃无一破碎。
    探索港、船、货、贸一体化经营,将港口作业纳入物流链中,形成客户、厂家、船公司、物流公司、港口一体完整牢固的 “大物流”闭环,使公司的货源组织突破瓶颈,事半功倍。完善集疏运体系,开展内贸租船业务,年内共为客户租船30余艘次,与临沂立晨物流开展了铝矾土运输合作,建立了便捷的集疏运通道,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带动了公司吞吐量的可持续性增长。
    目前,第三港务公司集疏港货物由原来的木片单一货种逐步发展到以粮食、钢材、氧化铝、焦炭、化肥、木薯干、糖、金属矿石等货种为主,兼顾其他散件杂货的综合性、多元化货源结构。一个大型的专业化散杂货港埠公司在参与国内外市场大循环竞争中,逐步强身壮骨,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与日俱增,渐行渐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