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中国港口突围进行时

2008-11-24 12:2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记者  童  洁   货物吞吐量下降,集装箱吞吐量减少——金融海啸带给中国港口的影响已显露峥嵘。此时,恶性竞争会否出现,苦练多年的“内功”能否发挥效用,如何在解放思想中开创新局面……一切疑问都将在此次大海啸中得以揭示。
  过去一年来,美国本土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了金融海啸,穿越宽阔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波及全球大多数地方。
  10月份,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需求萎缩,我国港口吞吐量增幅继续回落。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司快报,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85亿吨,同比增长6%,增幅比上个月减少2.1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下降,为今年最低水平。在此次大变局中,中国港口需要冷静思考,从容应对。
  一线报道
  “1—9月,上海港出口美国的集装箱比去年同期减少7.8%,上海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可完成2850万TEU,与年初的计划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近日,中港协集装箱分会理事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总裁陈戌源面对记者的采访,开门见山道出了当前港口的经营状况。
  “不知道这次金融危机将给港口业带来多大影响?”这是记者这几天采访所听到最多的话语。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由此波及到我国对外贸易,深圳港也不能幸免”深圳市交通局港航分局局长周天麟忧心地讲道。他介绍说,深圳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首先港口吞吐量增幅下降。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增幅与上年同期比分别下降了3.16个百分点和9.8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港区货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其次腹地货量趋减。珠三角有部分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倒闭,深圳港货源受到直接影响;三是国际班轮航线收缩调整。因箱量不足,运价暴跌,船公司开始撤线或并线,挂靠深圳港航线目前比上半年减少5条;四是随着前期油料等原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用上涨,企业营运成本正在上升。
  记者前几天去洋山港区参观,以前繁忙穿梭在东海大桥上的集装箱卡车如今已减少很多。据记者调查,中国其他港口的境况与上海港和深圳港不相上下。“需求减缓就势必会带来部分地区的港口能力过剩,那么中国港口之间是否会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这成为记者的一大疑问。
  周天麟认为,当经济不景气时,港口间的竞争是必然的,深圳、广州、香港间出现局部竞争,但程度有限。就集装箱而言深圳港九成以上的货物属外贸货,广州港七成以上的货物为内贸货,而香港二成的货物来自国外。至于深圳港与长三角、环渤海之间是否会有竞争,他认为因相距较远,腹地不同,产生竞争的可能性不大。
  一直因货源腹地重合而在吞吐量上“火拼”的上海港和宁波港,在功能定位、腹地范围等方面就一直存在竞争关系。但是近日,两港公开表示将共同组建一家联合投资公司,依托两港的品牌、资源、资本优势,加强资本合作共同进行码头建设与投资。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金坤近日也坦陈:“我们提出的一个想法就是‘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相互之间抱团取暖,优势互补有利于我们抗击危机,减少对我们港口的冲击。”据了解,成立该公司的目的就是旨在加强双方在资本市场的合作,使两个集团互相成为对方的战略投资者,现在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公司的重点业务将做股权投资,经营范围为港航业务和金融业务。
  中国港口开始突围
  我国各地港口都紧急出台各种所谓“救市”方案。
  对于如何应对危机,深圳港的方法很独特。周天麟介绍,首先要深入调研,准确掌握港口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其次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尊重经济规律,顺应历史发展,科学决策慎防失误,尤其是政府部门的人员要真正树立公仆意识,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而不是以种种理由为难企业;第三要针对业内困局,应参照国家对地产、外贸、金融等行业采取的税费调整政策,对行业及口岸收费做出相应调整,以减轻企业负担。
  “金融危机的到来还将会加速中国港口向第三、四代港口转变” 盐田港集团董事长郑宏杰对记者表示,他认为金融危机虽然对于当前港口的发展有些障碍,但是他依旧对港口发展充满信心。
  而宁波市港航管理局也正在设想在“各家航运企业自愿的基础上”组建“航运联盟”,借此使各家航运企业“抱团取暖”,以应对当前航运业的寒冬。
  “在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实体经济受到影响的形势下,加强港口环境保护,促进节能减排,将成为上海港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局长孙建平向记者表示。
  而上海海事大学城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所所长徐剑华教授则表示:“‘解放思想,打破僵局’才是中国港口该走的路”。他认为,现在中国港口乃至亚洲港口都要抛除三种观念,一是不要总是盲目地追求中转量,二是不要总是盲目地争当大港,三是不要总是盲目地争当干线港。而且中国港口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就要加强港口企业的合作。
  曾几何时,“石油危机”、“环境危机”充斥着整个社会,但是,现今金融危机却真真切切地到来,而且,来的是那么的突然和凶猛。对于港口来说应势而动迎战金融危机正成为全港口行业的共同目标,本刊也将继续跟踪报道中国港口应对进行时。
  同行观点
  “不知道危机还将持续多久”
  ——访纽约新泽西港务局港口商务部部长 R. M. Larrabee
  记者  刘  俊
  11月的大连,聚集了国际港航业诸多高层,大家共同探讨金融危机下的港航业如何发展的命题。本刊记者专访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港口商务部部长 R. M. Larrabee。请聆听来自美国港口的声音。
  记:纽约新泽西港1-9月的运营数据如何?
  R. M. Larrabee :1-9月,港口进出口货量包括空箱,下降0.6%。
  记:全年预计如何?
  R. M. Larrabee :货量可能有所下降。
  记:预计明年的情况如何?
  R. M. Larrabee :很难说。明年不是一个好年头。
  记:目前,来自中国的货量的比例有多少?今年下降趋势明显吗?
  R. M. Larrabee :来自中国的货量占到港口的25%。一直到9月份,来自中国的货量一直在增长。1-9月,来自亚洲的货量增长了12%,亚洲地区包括了中国、日本、印度等。
  记:金融危机对港口扩建工程有何影响?
  R. M. Larrabee :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扩建工程已经在我们的计划中了。
  记:面对金融危机,港口有何应对措施?
  R. M. Larrabee :我们正在努力扩建和改建基础设施,从而可以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
  记:您认为,纽约新泽西港未来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R. M. Larrabee :最大的挑战就是桥梁。我们需要改建我们的桥梁,以便更大的船舶可以靠泊。目前还没有时间表,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评估和规划。
  记:可以预测亚洲到美国航线的货量吗?
  R. M. Larrabee :今年美东航线货量增长率要比美西航线高,也许明年会改变。明年而言,我感觉美东航线应该可以保持今年货量的水平。
  记:您对亚美贸易前景如何看待?
  R. M. Larrabee :很多经济学家、航运界预计可能要到2010年,经济才可能有所好转。目前的问题是不知道金融危机要持续多久,要走一步看一步。
  记:航运是周期性行业,港口是否也会随之而涨落?
  R. M. Larrabee :港口不见得会随着航运的周期而涨落。纽约新泽西港是地主港,我们把土地租赁给港口经营公司,收益有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固定的年费,这个不受经济的影响而改变,另一部分就是根据箱量多少而收取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可能会受到经济贸易的影响。所以说,港口的周期和航运周期可能不太一样。
  记:您认为现代港口在未来面临哪些挑战?
  R. M. Larrabee :对港口而言,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很清晰的目标。港口的建设投资应该有规定的收益期,投的东西要很清晰地看得到回报。
  记:这次来到中国,和很多业内人士进行交谈,对港口未来的发展有信心吗?
  R. M. Larrabee :我觉得这两天会议最大的收获是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听到对方的意见。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关键在于不知道金融危机维持的时间有多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