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2008-11-21 11:4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张宏立 特约记者 任汉诗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连云港港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被确立为国家主枢纽港,成为 “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中西部地区最便捷出海口”、 “长三角地区主要深水海港”。连云港港瞄准这 “三大品牌”着力塑造,以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支撑港口未来可持续性长足发展。
历史发展的契机
    连云港港处于江苏省最北端,与山东毗邻,位居上海港、青岛港之间。但它同这两个港口有着较大的区别——上海、青岛两港本地货源占到近60%,而连云港港是外地货源占到60%。
    改革开放初期,连云港港主要承担中西部地区的煤炭输出。从江苏境内看港口辐射效应,连云港港仅限于苏北地区,对当地辐射范围相比上海、青岛两港偏少。但以连云港港所处的特殊位置看,它更像一个公共港口,尤其是在港口归属交通部管理期间,连云港港同地方的关联度较低,影响了地方对港口的关注力度。
    1987年3月7日,连云港港改革了管理体系,实行 “交通部和地方双重领导,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这样的港口定位,为港口指明了战略发展方向,并赢得各界的关心和关怀,实现了港口的共建共用。
    连云港港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确立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这是连云港港难得的一张 “国际品牌”。有了这张国际品牌,国际间对连云港港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国际间合作交流也逐渐增多,连云港港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新丝路上的桥头堡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900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31公里。它以中国、原苏联、欧洲的铁路为陆上桥梁,把太平洋与大西洋以及波罗的海、黑海连接起来,是新兴的亚欧间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陆上通道,也是亚欧海陆运输最为便捷、经济的运输通道,被誉为 “新丝绸之路”。
    1990年9月12日,中国兰新铁路西段与哈萨克斯坦土西铁路接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临剪彩,宣告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1992年12月1日, “东方1080”首列国际集装箱专列载着50个标箱从连云港港发出,运往阿拉木图、莫斯科、圣彼得堡。以此为标志,新亚欧大陆桥正式开通运营。当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来连云港港视察,指着集装箱码头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时,国家七部委联合确定连云港港为 “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1994年4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 “共建现代丝绸之路,扩大亚欧经济文化交流”。当年5月18日,李鹏又专程来连云港港视察。他站在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标志前高声宣布: “新亚欧大陆桥起点就在这里!”并亲题诗一首:“巍巍天山皑皑雪,漫漫古道滚滚沙,一桥如虹贯欧亚,丝绸之路绽新花!”
    2007年1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连云港港视察,参观了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标志后指出: “连云港东临韩国、日本,向西通过陇海兰新铁路连接我国中西部,穿越阿拉山口,可面向中亚连接欧洲,优势非常明显。”
过境运输新篇章
    目前,已经有日本、韩国、美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1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运输的货物涉及机械、化工、机电、轻工、农副产品等30个品种。运向也从刚开通时的单向西行,到东西双向运行,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港承担了中国口岸90%以上的过境运输量。从1992~2007年,新亚欧大陆桥正式开通运营的15年间,过境运输箱量节节攀升,累计运量完成23.3万标箱。
    中国、韩国、日本与中亚、欧洲之间每年有150万箱进出口集装箱量。为加快发展新亚欧大陆桥运输,中国出台了 《关于新亚欧大陆桥国际集装箱过境运输管理试行办法》,先后开通了连云港至我国郑州、成都、西安、西宁、阿拉山口国内班列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俄罗斯的莫斯科集装箱过境运输 “五定”班列 (定时、定点、定线、定车次、定运价),使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4131公里运输时间由原来的15天减少为5.13天;2006年推行集装箱运输 “直达快运班列”运输方式,使得时间又减少为4.58天;2007年第6次大提速,又再次减少为4.5天。2007年10月9日,新开通连云港港至俄罗斯过境集装箱直达快运班列,使得连云港至俄罗斯的陆路运行时间达到14天,比海上运输减少30天。这些都极大体现出新亚欧大陆桥运输的优势,吸引了长三角,乃至珠三角地区到俄罗斯的大批货源改走新亚欧大陆桥运输。
    为完善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在国家发改委的牵头下,建立了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和物流发展协调机制,切实解决了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中机制协调、信息跟踪、运价降低、过境效率、关税标准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在 《新亚欧大陆桥区域 (中国境内)综合运输和交通网络目标》中将连云港港规划为 “以集装箱泊位为重点,基本形成陆桥过境国际集装箱运输主枢纽港”。交通部确定连云港港为 “全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逐步发挥亚欧大陆桥水陆联运衔接点的作用,为新亚欧大陆桥水陆联运的发展,促进洲际间的货物中转和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海铁联运架起了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我国 “西部开发”和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新亚欧大陆桥运输是以集装箱运输为特征的。连云港港加快构筑以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亿吨大港,在上海与青岛之间打造又一集装箱运输干线港,2008年连云港港集装箱年运量要达到300万标箱。
    目前,连云港港已经成为中国华东地区集装箱运输外贸基本港和内贸中转港。相继开通了至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北美、欧洲、地中海、美西、环球、马尼拉、泰国、越南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沿海港口航线30多条。月航班近300个,已有法国达飞、以色列以星、中远、中海、中外运、阳明、万海等20多家世界知名班轮公司加盟连云港港集装箱运输,开通航线航班。
    连云港港集装箱运量2007年突破200万标箱,迈入江苏港口第一、全国港口前9强和全球港口前100强。2008年连云港港集装箱运量将达到300万标箱。目前,在新建了庙三顺岸2个第五代集装箱码头的基础上,连云港港又加快建设年运能力为200万标箱的庙岭港区三期突堤工程项目。同时,大力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联合海内外知名的班轮公司新开航线、增开新班轮。
    在优化海上运输线的同时,连云港港还设法优化陆地运输线。一方面,开辟了江苏省境内公路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与铁路合作,开通多条集装箱运输 “五定班列”。另一方面,在山西侯马、苏北淮安、盐城建立集装箱场站,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机构不断优化通关环境,实行 “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区域快速通关新模式。把新亚欧大陆桥打造成内陆通向东部沿海-连云港港的最经济、最便捷的黄金通道,为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振兴提供有力的服务。
    连云港港拥有先进的EDI中心、网络控制平台,装卸流程采用无线终端控制技术,实现了码头现场全天候、全过程网络化操作;科学先进的装卸,高效可靠的作业,每小时单桥作业量最高达到65自然箱,可以提供每小时高达350标准箱的单船装卸效率,6000箱以下的集装箱船24小时内装卸完毕。2004年以来,新开通的中国连云港至韩国仁川、平泽的两条客货班轮航线,为中国同韩国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开辟了一条便捷的海上通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