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加快发展服务业纪实

2008-11-15 1:4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以来,城区的服务业增加值已完成36.3亿元,增长 13.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4.6%。四分之三的比重体现着服务业对于城区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也显示出城区在发展服务业方面的强劲步伐。目前,城区商业经营场所面积比“十五”时期末增加了40万平方米,达到88万平方米,一批在建工程更可望推动全区商业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服务业为城区的发展装上了有力的翅膀,物流畅通、人气集聚、环境优美、发展和谐,健康成长的服务业推动着城区的“三城十区”建设顺利向前。    
        不断完善的三产园区
    在围绕“三城十区”建设目标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城区找准作为山城城市中心区的职能定位和比较优势,强.调要以“三产主导,非公支撑,消费拉动,环境推动”,在“城”上做文章,在“市”上下功夫,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份额,积极推进三产园区建设,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着力打造辐射全市乃至整个晋东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
    紧紧抓住宏观产业政策向服务业倾斜的有利时机,2005年以来,城区结合城市:扩容提质”战略的推进、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主城区“东进北扩南连”以及中心区“退二进三”的规划,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完善市场体系,逐步拉大城市中心区框架,着力构建以三大商贸中心为龙头、以新兴商贸街区为依托、以特色商业街区为骨干、以各类商贸网点为纽带,整体布局上无空白,服务功能上无盲点,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区三产园区”。
    到目前,城区区域内的一批大型服务业项目已经或即将投入运行,40万平方米的滨河世纪城商贸中心正在建设完善,40,万平方米的下站商贸中心正在改造提升,5.3万平方米的富百家购物广场竣工没用,9.5万平方米的美隆国际购物中心主体建成,18万平方米的天桥商贸中心建设工程正在进行拆迁。5.5万平方米的金街购物中心已经封顶,将于年内投入运行。通过这些建设项目,使得一批新兴商贸区进入了山城百姓的视线:城市广场、儿童公园、桃河公园和文化广场构成了城市文化休闲中心;泉美、燕川等一批规模以上餐饮企业汇集城区,营造出城区的餐饮消费洼地;以新世隆超市、联丰商贸城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晋东购物广场等为依托,小阳泉、南山和义并地区的商贸街区得到了拓展;北大街两侧各商业银行总部的集中分布,形成了全市金融服务洼地。    
    在城区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城区的商业街建设也初见成效,比如南大西街的新兴餐饮娱乐一条街、福寿街的品牌服饰一条街、德胜街的电子产品一条街、南庄路的汽配一条街等,都体现了鲜明的特色。遍布各个街道的一批社区便民服务网点、超市、连锁和便利店也逐步得到完善。这样,城区逐步形成了大中小结合、高中低档并举、综合与专业配套、集中与分散协调发展的三产服务布局模式。    
      便利顺幅的绿色通道
    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高效的环境。城区范围内的大型商业企业、新世隆超市总经理范晨光套用了一句古诗评价道:“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外来投资企业要在山城生存,首先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城区的投资环境良好,我有切身的感受。”在营造环境的问题上,城区区长曹凯民反复对全区各个部门特别是执法单位和行政审批单位要求:“每个部门都是环境,每个干部都是形象。”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城区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创优环境作为发展服务业的突破口,坚持围绕主体搞好服务、围绕职能创优环境。
    城区第八次党代会以后,城区政府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工程项目包点负责制,“在建项目抓竣工、新上项目抓进度、前期项目抓开工”,建立定期报表制度,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同时,全区注意体现对外资民营企业的厚爱和关心,区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驻区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协调解决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与民营企业家交朋友,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打造近悦远来的投资环境,使区域吸引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区857家私营企业、近 6000户个体工商户普遍实现了赢利,今年上半年非公经济的税收收入达到1.95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82.22%。
    在企业登记注册窗口,城区工商分局积极落实并联审批制度,严格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一审一核等“一字化办公”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效能。为简化审批程序,在个体工商户登记工作中,由“一审一核”制向“审核合一”制逐步过渡,进一步减少了审批环节。同时,推行“四时六办”服务模式,大大提高了工商部门的服务效率,仅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新发展的个体工商户和验换照户数就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9%和110%,有力推动了全区个体经济快速增长。为了扶优扶强,帮助经营者大力发展名、优、新、特产品,城区工商分局还、从商标设计、商标注册、商标监督、商标培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树立了辖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品牌意识,增强了他们开拓市场、参与竞争的实力。截至目前,共为辖区120余户企业、390余户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商标宣传和服务,培育申报著名商标10件,其中“维尔康”、“颐寿”“漾泉”3件商标已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按照借力发展的思路,区委、区政府近年来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出重点推介项目,利用各种招商平台,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引进外资与项目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今年以来,在港洽会、珠洽会、中博会和山西煤博会上签约的9个项目,协议引资22.61亿元,累计到位资金8.25亿元。与此同时,城区通过多种形式举办了各种招商活动,广交国内外客商,积极宣传城区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准备开张营业的大型知名品牌商家有沃尔玛等15家;已签约尚未进行店装的大型商家有苏宁电器等20多家,各种品牌专营店40多家;正在积极洽谈的有百盛百货、易初莲花等大型百货公司。随着这些知名品牌商家、企业和品牌专营店落户,必将促进城区服务业结构进—步优化,商贸物流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力将进一步增强。
      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    
    今年3月,城区南山路街道所属的南煤社区在继2006年荣获首批山西省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后,当选成为全省惟一的“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在这个社区里,居民们足不出社区大门,就可以完成日常的基本生活消费,小区内菜市场、超市、粮店、宾馆、餐饮店;澡堂、洗衣店、美容美发店、废弃物回收站等一应俱全,幼儿园、学校、文化活动中心、公园等大型公共设施完善,小区园林绿化队定期养护,生态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宜人。    
    树立“大社区服务”的理念。城区不断丰富和完善社区服务的范围和内容,为居民提供了多层次、宽领域的物质、文化、生活服务。积极构建以便民利民服务,帮困救助服务,就业再就业服务,为老年人服务,为青少年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文化、治安、环境综合服务为主要内容的7大服务平台。全区有社区服务网点2451个,从业人员15211人。有各类志愿者队伍141支、4167人。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室)45个,社区图书室77人,社区文体队伍54支,组建了由6000余人组成的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和巡防队伍。    
    全区各街道办事处立足自身实际,为辖区重点企业发展提供便利。上站街道办事处建立了街道领导包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创建了街道服务网站,提供服务平台。北大街街道办事处成立经济协调领导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联合工商、税务、公安、执法等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南山路街道办事处与新世隆超市联合开展超市进社区活动,开创了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社区商业发展新模式。义井街道办事处根据城郊结合部的特点,以扩大税源为中心,通过为企业提供服务吸引多家企业落户城区。坡底街道办事处以服务驻地企业为中心,积极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下站街道是我市商业发展比较集中的地域,如何引导商业流通形成规模、提升档次,街道干部走出办公室,与商家和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发展途径,经过几年来的引导和协调,所属的福寿街上正在形成品牌服饰一条街的商业经营特色。为了扶持发展,街道办事处联合工商、税务、执法、环卫、公安等职能站所,定期上门为街上的25个品牌店提供政策和办事服务,使这条街上的服装生意越做越红火,成为闻名全市的购物场所。
  ‘环视城区四周,这里到处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它迅速壮大的经济,它到处涌动的文明浪潮,它时时冲击崭新目标的气势,使城区更具推动发展的魅力。迈步走在“三城十区’健设中的阳泉市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脚步坚定而踏实,注定为城市发展的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