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二十一条”促经济增长

2008-11-15 1:4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每年提供5万套经适房■农村低保两年提高300元■三年改造农村公路3.6万公里■规划建设31042所村卫生室■省政府成立扩内需小组■企业不得随意裁员■济南建轻轨青岛建地铁■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服务业

  13日,记者从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了解到,我省制定出台了21条政策措施,力争用3年时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470亿元 ,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6678亿元 (其中今后4个月,力争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95亿元左右,完成总投资350亿元左右),抓好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现代产业等方面建设。本报就部分涉及民生的内容进行了解读。■ 加大投资每年提供5万套经适房

  我省将加大廉租住房保障力度,到2010年,廉租住房保障累计达到10万户,其中实物配租不低于30%,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做到全覆盖。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2008-2010年全省每年为低收入家庭提供5万套经济适用住房。着力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用3年时间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80万户。落实鼓励房地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及房贷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发普通商品住房,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年内建成5万套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制度保障6万户,改造城市棚户区240万平方米。三年改造农村公路3.6万公里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2008-2010年改造农村公路3.6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9.5万公里。积极推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治淮东调南下续建工程,抓好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干线以下配套工程,推进17个大型骨干河道和68条规划内重要泄洪河道治理,抓好2529座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争取三年内完成所有的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规划建设31042所村卫生室

  我省将推进11家重点市级中医院建设,搞好财政困难县县级医院改造,加强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建设,加快31042所村卫生室规划建设。继续开展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1处。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两热一暖一改”和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推进66个中职基础能力建设规划项目,争取到2010年底每县建成一所合格的中职学校。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由省里以奖代补改为直接补助,到2010年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成一批敬老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新建和改造17所社会福利院,新建42个儿童福利院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企业不得随意裁员

  我省将增加政府就业资金投入,提高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标准,支持就业培训、技工学校以及实训基地建设。

  加大失业调控力度,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不得随意裁员。济南建轻轨青岛建地铁

  我省将加快推进京沪高铁山东段、京九铁路山东段电气化改造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德龙烟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运煤通道南线山东段等10个重点项目。搞好济南轻轨、青岛地铁等项目规划,争取尽快开工建设。争取明年开工建设烟台新机场、济南机场指廊工程,加快威海、济宁等机场改造,搞好机场安全设施的改造提升。济南青岛城区污水100%处理

  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围绕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建设100个左右的重大节能项目。推进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用3年时间新建污水处理厂50座,配套污水管网3000公里,搞好86座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济南、青岛两市城区污水做到100%处理;新建再生水利用工程40个,新建无害化垃圾处理项目88个。 ■ 扩大消费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收入

  建立完善正常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引导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职工收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标准。 农村低保两年提高300元

  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城镇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并随物价变动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在今年900元的基础上,明年提高到1000元,到2010年达到1200元。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依法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扩大家电下乡补贴覆盖

  今后三年集中抓好45个重点粮食仓储设施和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抓好5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改造和30家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覆盖面,促进耐用消费品进入农村市场和农民家庭。继续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今后三年新建和改造农家店3万家,建设配送中心300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服务业

  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增加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投入,市县各级要逐年增加政府引导资金。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引导信贷资金等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领域。列入省市的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用地,有关部门要优先安排。【相关链接】各地相继出台扩大内需政策

  北京今后两年共安排政府投资1200亿至150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10000亿元。

  天津滨海区新增337个储备项目,投资规模达3000亿。

  广东预计明年可完成1.3万亿元投资。

  浙江拟利用3000亿拉动内需帮扶中小企业。

  江苏决定,迅速启动规模达3000亿元的政府主导性项目,重点用于扩大投资、消费和改善民生。主要投向重大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和支持企业发展。■ 搞好工业支持企业到境外收购矿产资源开发权

  加强重点技改项目调度,对1000多个在建的技改项目实行旬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实施“新特优”工程,筛选部分明年拟新开工的技术改造项目向社会推介。

  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对239户大企业生产销售情况的监测,引导企业把握市场动态,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努力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落实好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各项政策,支持纺织服装、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规模。加大对重点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支持,提高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补贴比例。支持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到境外收购矿产资源开发权。每个县至少设一家担保公司

  支持市县设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每个县至少设立一家担保公司,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要设立3至5家。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设立担保公司。完善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激励政策,对新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省里将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组建省级再担保公司,分散担保机构风险,放大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效应。■ 财政金融增加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

  加快组建地方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由17家增加到34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发展。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治污减排债。

  在严格遵守国家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前提下,加快用地审批和闲置土地处置,加快土地预审和供地节奏。对省重点项目用地要实行“点供”,在省批准权限内的要简化程序,特事特办,确保项目及时落地。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严格实行划拨和限价供地政策。

  增加民生支出,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支持,增加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廉租住房、公共安全等民生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加快改革困难企业可减免收费

  我省将加快推进一些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重点难点改革。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确保企业抵扣其新购入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的政策落到实处。抓住当前价格回落的有利时机,抓紧理顺成品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对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气、供暖、供水等价格,要根据社会承受能力,择机进行调整。

  制定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和实施细则,切实抓好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清理和规范各种收费,不合理的收费要坚决取消,过高的收费要尽快调整,合理的收费要抓好规范。对暂时困难的企业可以采取减、免、缓,努力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