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粮食储备体系 推进粮食经济发展

2008-11-13 15: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山东省威海市自2002年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粮食部门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探索加强地方储备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以地方储备中心粮库为支撑,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心化为抓手,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粮食储备体系。近几年,先后建成中央储备直属库3座,地方粮食储备库5座,库总容量达到35.5万吨,为粮食物流现代化,促进粮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以建设储备中心粮库为突破口,夯实储备体系基础

  针对粮食市场化改革后粮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威海市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把落实粮食储备制度,构筑储备安全体系作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来抓。在全力支持中央储备库建设,先后建成文登、乳山、荣成3座中央储备仓库的基础上,2003年以来,根据政府出台的“地方储备粮库建设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县级以上中心粮库现有规模不足的,要在3-5年内规划建设到位;所需土地和建设资金,由同级政府统筹安排,并减免相关税费”的政策,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支持,加快地方储备中心粮库建设步伐。目前,市直、文登、乳山的中心库全部建设到位;荣成新建的5万吨粮食储备库今年年底前将完成主体工程,明年夏收即可投入使用。

  二、以创一流管理为目标,健全现代储备管理体系

  几年来,威海市坚持以开展储备粮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建一流设施、创一流管理,争创省级规范化管理示范库”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储粮单位建设”活动,不断完善地方储备现代管理体系,把储备粮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轨道。一是建立健全制度约束体系,规范储粮行为。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和技术规范,制定了《威海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明确地方储备粮管理标准和要求、管理权限及责任,推动了地方储备粮规范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健全了地方储备粮库存及轮换管理、合同管理、科学储粮、粮情检查等一系列制度,与农发行的“仓单”管理制度组成强有力的保证体系,确保了全市地方储备粮帐实相符、储存安全。二是建立目标管理体系,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根据省政府关于“政企分开、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权与保管权分开”的原则,2005年,市局启用了市储备粮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市属地方储备粮管理和县市地方储备粮的监管,对各代储库实行合同化管理,明确权利、义务,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强储备粮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防保人员整体素质。市局先后编写了《粮油储藏管理知识》和《粮油仓储管理实务》,采取举办短训班、开展职业等级培训及现场观摩等形式,定期组织仓储防保人员学习培训。同时,不定期地组织业务骨干“走出去”,赴省内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对照先进找差距、摆问题,及时修订、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标准和奖惩措施。日常工作中,各中心库广泛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推行半军事化管理,打造和谐团队,增强竞争力,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在争创省级地方储备粮管理示范库活动中,有四个库通过省级规范化管理示范库考核验收,被授予地方储备粮规范化管理“示范库”称号。

  三、以实施绿色储粮工程为抓手,提高科学保粮水平

  储备库体系建成后,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储备效益,指导各单位认真执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大力推进绿色储粮工程建设,加强储粮技术研究应用,积极推广以“膜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电子检测”系统为核心的先进适用储粮技术。通过开展“威海市安全储粮配套技术应用优化调研”,建立区域储粮模型,提出安全储粮技术应用优化方案,区别不同仓库,应用不同的储粮技术;根据不同季节粮情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储粮技术;日常工作严格执行储粮规范,深入开展“一符、四无”活动,严格执行“7.3.1”粮情检查制度,落实防治措施;对粮情复杂的库点加强监控,异常情况及时处置等,均取得良好效果。同时,高大平房仓“磷化氢膜下环流熏蒸技术后续研究”成功,实现了在一个轮换期内,库存粮食只需熏蒸一次的目标,年吨熏蒸费用平均为0.062元,较常规熏蒸节省95%,较全仓环流熏蒸节省80%。近几年,全市有8项储粮科技成果分获国家粮食局、省粮食局和威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四、以整合社会优势力量为手段,推进储备经济发展

  各级粮食部门把握实行粮食市场化和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新机遇,加快整合社会粮食收购、加工、供应、运输和营销网络资源,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首先,整合粮农优势,掌握粮源,提升储备品质竞争力。我们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订单农业模式,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实现了农企双赢目标。全市现已落实订单28万亩;结合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农村粮食经纪人制度,粮食经纪人队伍发展到一千多人,为储备企业最大限度地掌握粮源创造了条件。

  其次,整合库、厂优势,实现储备轮换加工增值。针对粮食收储和加工企业各自为政、产业链失调、综合效益低的实际,积极引导中心库和加工企业合作,既保证了市场成品粮供应,又实现了加工增值。

  第三,发挥粮食库存优势,适时吞吐,提高储备综合效益。针对去年小麦价格波动较大的实际,各储备企业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掌握有利时机,适时轮换、抛售储备粮。在本地粮食减产的情况下,积极扩大外采,增加有效库存。全市依托储备体系,通过竞买采购小麦2.8万吨,组织移库临时储备小麦3万吨。

  第四,发展现代物流,提高储备效益。充分利用仓储企业优势,推广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广泛开展与粮食加工、储备粮库及运输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几年来,各库积极搭建实现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平台,添置散装散卸机械设备18台(套),年节省流通费用200万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