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产业融合 推动高端集聚

2008-11-11 14: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此次国际金融海啸更加清楚地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也会失灵,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合理引导,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对广州来说,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也是作为珠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没有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广州就无法引领珠三角发展,就无法叫板国际发达城市,也无法赶超国内先进城市,建设全省“首善之区”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当前,广州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个地区要不断对优势进行拓展、完善、创新和提升,才能巩固优势,有效促进资金与资产的迅速集结,使优势转变为生产力。第一,广州地处珠三角,毗邻港澳,地缘优势明显。只要立足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抓住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契机,深化穗港澳合作,形成穗港服务业合作框架,建立穗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园区,并能以实现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城市的合作,不断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跨行政区域配置资源能力,广州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第二,广州是“千年商都”和曾经的“世界之城”,至今已有2222年建城历史,早在秦汉时代,已是商贾云集、货如轮转的对外贸易大都会和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商贸文化异常发达,对外交流从未间断,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广州如今的商贸优势依然明显,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影响深远,以广东塑料交易所为龙头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声名远播,成为广州的重要“名片”。只要借鉴广东塑料交易所的成功经验,对这些批发市场进行电子信息化改造,实现电子交易,并提供仓储物流、行业信息、融资担保服务和技术服务等,必能加速形成“广州价格”,使广州的商贸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延伸。第三,广州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三十年来积累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广州制造”早已蜚声国内外,优势明显。其中以汽车、石化、电子为代表的制造业发展迅猛,为广州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利用三大日系整车厂云集广州的有利布局,抓紧引进主要零配件,特别是电装部品企业进驻,使汽车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借助南沙临港石化基地的建成,推进产业多元、延伸和升级,形成强大的石化产业链条。第四,广州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的比重为57%,在国内居于第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会展中心、新白云国际机场、大学城第一期等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2010年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等,都将为广州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巨大机遇。
  (二)必须大力提升产业内涵。按照三二一的产业次序,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抢占竞争制高点、产业制高点、市场制高点。重点是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整合提升一批现代产业集聚区。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一批高端产业的优势,利用三大日系整车厂云集广州的有利布局,抓紧引进主要零配件,特别是电装部品企业进驻,使汽车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借助南沙临港石化基地的建成,推进产业多元、延伸和升级,形成强大的石化产业链条;借助广州空港、南沙和黄埔深水码头的优越地理位置和硬件设施,构架国际物流园区。另一方面要立足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基础和特色,完善生产力空间战略布局,构建“一带六区”产业发展格局,形成布局合理、高度集约、各具特色、相互联动、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广州过去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高投入、高消耗,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高污染的产业比重过大,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污染物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土地消耗等都高居不下,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样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广州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打破产业发展的传统路径依赖,抛弃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和比较优势进行产业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融合、创新、集聚和协调推动现代化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最终成为高端主导产业,推动这些高端主导产业之间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现代化。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竞争力高端化。要突出产业的高端集聚,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要协调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产业项目资源环境准入门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硬约束”。这样才能建设好现代产业体系,才能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四)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布局。规划具有前瞻性、引导性作用。有什么样的产业规划,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广州要根据产业调整的需要和产业发展的方向,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基础和特色,做好规划,各有侧重,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把分散的产业整合到统一协调的布局框架中去,提高产业的空间集聚度、增强产业间协调配套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优势集聚的总部经济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主体产业群,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保障。同时,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抓紧编制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行业规划,以及空港经济、海港经济、总部经济等专项规划以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引导现代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要切实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高效完成规划任务。
  (五)必须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抓住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广州的发展新定位,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商务会展业、信息服务业以及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等,擦亮“广州服务”品牌;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用生产服务业延伸制造业的产业链,促进制造业从加工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增值服务环节拓展,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继续打造好“广州制造”品牌;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软件和创意等产业大发展,着力摆脱传统技术观念,破除传统路径依赖,创造良好软环境,努力打造好“广州创造”的牌子,以“广州创造”提升“广州制造”。
  (六)必须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此次国际金融海啸更加清楚地告诉我们,市场也会失灵,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合理引导,坚持“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方针,使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良性互补,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广州在发展现代产业过程中,政府要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政策和财政金融扶持等,使一些产业迅速崛起,率先向高端发展,增强集聚高端资源的能力。比如广州的装备制造业,由于近年被冠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帽子而日渐式微,原有的优势逐步丧失。但装备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主要方面,要提升广州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装备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是重要的基础;要使广州在珠三角现代产业核心区建设中发挥重要示范带动作用,也需要在原有条件下优先扶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就是说,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首先在华南地区形成比较完善的装备制造业配套生产能力,促进重工业较快发展,就能够率先打破我国原有产业布局上“北重、南轻”的格局,广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就更有支撑点和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