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供不应求成“假象”大型钢企将向原料领域拓展

2008-11-11 13:4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蒋昊
    11月6日至7日,记者从在京举行的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感受到,除了控制产量、降低成本、减少开支以应对行业低谷外,钢铁业界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一场血淋淋的重组。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这正是全行业推进并购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时机。钢铁行业“剩者为王”
    罗冰生表示,目前全行业普遍产量下降、大面积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需求和出口大幅减少,另一方面投资增幅降低了10%,而这一态势还在继续发展。
    钢铁企业资金链吃紧也已成为众人皆知的秘密。记者获悉,宝钢开始出现资金链紧张,变相推迟支付;作为民营钢企代表的沙钢,也传言因无力招架连续亏损,以即将宣告破产为由申请政府补贴。还有最近传来的日照钢铁连续亏损达到10亿元,都预示着这个冬天将会非常寒冷。
    过去盲目投资的钢企现在只能自食其果,承担资金链紧张带来的后果:或破产拍卖,或等待被兼并重组;而资金充裕的钢企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以各种形式参股开发矿山资源,或渗透到船运物流行业,更可以兼并因资金链断裂而出现问题的钢企,为将来行业回暖提前布局。
    产业结构趋同化也是钢企长期发展中的一大诟病。业内人士描述过去的钢铁企业一味以“做大”为傲,只顾追求规模效应,造成了产业结构趋同,提高了行业投资风险。“现在江浙一带出现的企业停产倒闭主要也是产业结构趋同化造成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一语中的。可见,钢企在重组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审慎对待。
矿石供不应求成“假象”
    铁矿石供应近来一直是钢企心中的痛,一方面进口矿长协价格一升再升,将钢企推入高成本时期;另一方面从国内国际市场看,铁矿石供求不平衡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最终原因。近几年钢铁企业不断增加产能,而矿石供应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跟上节奏,导致前段时间矿石进口价格翻倍增长,和几年前相比,矿石到岸价格已经上涨了5倍。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邹健在会上表示,国内外新增矿山投资已大幅增加,铁矿石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很快就能扭转。
    数据显示,中国铁矿石产量自2004年以来保持连续高增长,今年前8个月累计产量已达到5.19亿吨,尚有潜在未探明铁矿资源1000亿吨。仅国内矿石未来的开发就足以应付钢企所需,而今年前8个月的铁矿石压港现象和钢企居高的库存量,已经说明供大于求的事实。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市场上矿石供不应求的假象也会被揭穿。
    当国内矿石开采量能满足钢企生产所需时,矿石价格的大幅波动就会停止,趋于稳定理性价位,也能给钢企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据悉,迫不及待的钢企已经将国内矿石的开采列为新的投资热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8月份我国城镇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投资额为382.2亿元,同比增加53.8%。上半年国内铁矿石的采选完成投资总计2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国内钢企投资在建的矿山项目也为数不少,太钢袁家村、马钢罗河、首钢杏山、包钢白云西矿等矿石储量规模都在百万吨级以上。
    同时中国钢企还积极参与国外矿山项目,例如鞍钢与Gindalbie公司合作,中钢与澳洲公司合作,首钢、沙钢等也都享有国外矿山资源。
    邹健表示,矿山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扶持技术先进、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安全、绿色环保的矿山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提醒重视海外投资风险,量力而行地开发国外矿产资源,建立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的风险防范体系。
    有专家预测,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大型钢企以并购或参股的形式向铁矿、煤矿、有色金属等原料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与矿业的融合,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