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外地经验 规划发展桐城商贸物流业

2008-10-9 1:1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为学习山东临沂市商贸物流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模式,更好地规划、推动我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8月25日—31日,在市委常委程万友的率领下,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潘来兵、商务局局长王其林等人一行,对临沂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经验等进行了实地考察与交流。 
    临沂市兰山区刘副区长和临沂市流通业发展局领导作了经验介绍并引领考察团进行了实地参观。 
    此次考察,我们不仅折服于临沂市商贸物流业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档次之高,更使我们对物流业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深切感受到了临沂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新思维、大手笔、高规格,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增强了我们规划好、发展好桐城商贸物流业的信心和决心。 
    一、临沂市概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27.5万。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在临沂市境内通过,交通便捷,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临沂市围绕建设富强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努力打造经济大市、商贸强市、文化名市和宜居城市,加快推进在鲁南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发展,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势头。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60.5亿元,增长16.2%;地方财政收入68.7亿元,增长18%;其中,物流业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22元。 
    二、临沂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 
    临沂市委、市政府紧密围绕把临沂打造成“物流之都·商城临沂”的目标,致力于形成“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格局,努力铸造出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天下物流,中国临沂;中国临沂,物流天下”的品牌,在整合提升传统的批发市场和加快建设、培植一大批现代物流企业上苦下功夫,大做文章,临沂商贸物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临沂商贸业主要以临沂商城为核心向外辐射。临沂商城20多年来,历经“西郊大棚底——专业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城——中国临沂商城”四个发展阶段,现有服装、化工、建材、五金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60余处,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总营业面积600多万平方米,经营摊位4.6万个,上市商品4万多个品牌系列,从业人员10万人,日客流量达30多万人次,商品交易辐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年商品交易额达400多亿元,市场综合效益连续17年居全国同类市场前列,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临沂商城拥有庞大的物流配载体系,已形成了以金兰、天源等国际物流企业为龙头,20余处大型客、货运市场为一体,40余家第三方物流公司,2000多配载业户为支撑的综合运输网络,每天发车6000多个班次,货物运输从业人员12万人,物流总额达1500亿元。 
    临沂物流业正是在临沂商贸业的发展繁荣中,在临沂商城的整合与提升中不断发展与壮大起来,并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成为助推临沂经济发展的引擎。根据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 
    (一)物流相关行业数量多,产出大。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止,全市从事物流产业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为1733个和3164个,从事商贸物流产业的个体工商户9.9万户。全部物流业总产出为209.3亿元。 
    (二)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公路货物运量215万吨;民航旅客吞量7.6万人次。物流业的总体规模快速扩大,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4年普查资料显示,1733家物流企业法人单位拥有资产111亿元。全部物流企业和个体户从业人员21万人。第三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33%上升到2005年的34.3%。上升了1.3个百分点,占三产三分之一以上的物流产业的贡献功不可没。 
    (三)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8138.1公里,比2000年增加487.3公里,境内铁路里程339公里,铁路、公路、民航货运总量为1.1亿吨。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干支相联、衔接配套、运输便捷的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络,辅之东西横贯全境的铁路,通达国内各大城市。 
    (四)物流投资呈多元化趋势。全市物流呈现出国有、集体与个体、私营、股份制及外商投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物流产业实现增加值106亿元,占全部物流业总值的85%,年末从业人员18.6万人,占86%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完善了物流市场竞争机制,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而且其迅速增长的态势表明,非公有制物流企业已成为临沂现代物流企业发展重要部分。 
    (五)物流业发展水平领先全省平均水平。据测算,2004年山东省物流业增加值约为1467.7亿元,占GDP的9.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9.4%。临沂物流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8.5%,占GDP的比重比全省高3.2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全省高8.1个百分点。 
    三、临沂物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先发展后规范,政府力推物流业 
    临沂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将物流业作为批发市场的配套产业和临沂经济发展支撑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在物流业的发展初期采取了多项灵活、高效、优惠的支持政策:在市场管理方面,为支持物流业迅速做大做强,采取了灵活的管理方式,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先兴市、后建场,先发展、后规范,逐步走向划行归市,专业化发展;在对物流管理上,政府专门成立流通业发展局,纳入政府直属序列。在财政支持方面,市级财政设立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数额为上年度全市生产总值的万分之零点五以上,在国家预算投资、国债投资、国债转贷、国债贴息资金中,优先支持发展潜力大的现代物流项目,在技改贴息项目申报中,适当对现代物流项目进行倾斜;在税收优惠方面,新办物流企业,符合国家规定的按新办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免收一年的政策办理;在土地政策上,按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优先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用地进行规划预留,物流园区建设需要占用耕地的,优先安排用地计划,解决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土地出让金按工业用地或交通项目用地标准执行。 
    (二)依托商贸城,决心做大物流业 
    物流业能作为临沂市一个重要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了临沂商贸业的发展。一方面,临沂商贸业二十余年形成的人气、商气为临沂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临沂批发城,经历了由摆地摊到简易大棚再到门店经营的发展历程,集聚了一般区域性中心城市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气”和“商气”,这正为临沂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使发展物流业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初期的临沂批发市场模式的诸多缺陷在竞争中日益凸显出来:首先,批发市场的先天不足制约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商城市场基本是村居兴办,基础设施不配套,仓储、批发零售功能分区不合理,市场与城市发展规划衔接不够,秩序较乱。其次,周边城市的“商贸觉醒”正在演变成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物流热。各地普遍认识到了商贸流通对大工业生产的支持作用,都努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临沂批发市场正面临市场辐射半径缩小、流通渠道被悄然截流、市场经营额逐步萎缩的严峻形势,物流优势地位受到威胁。这些危机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商贸流通领域进行变革,这使临沂发展现代物流业成为一种必要性。 
    有了可能性与必要性,临沂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选择以现代物流手段来对接市场,化解危机,迅速开展了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为突破口,高标准改造提升临沂物流层次,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物流城的大建设、大提升工程。 
    (三)结合城区改造,全力打造物流城 
    临沂原有的批发市场均集中在交通拥挤的西部地区,被纳入了旧城改造范围,就地改造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行不通,临沂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最终决定结合城市发展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实施东西两片同步建造物流平台的工程,即搬迁西部老市场,在新建地点通过整合提高市场功能,向现代物流业过渡;河东侧经济开发区内,以规范化的第三方物流为标准,创建国际物流园区。 
    临沂再造物流城的决心和魄力引来国内和世界各地投资商关注的目光。2002年,澳大利亚金龙基集团率先来临沂,斥资62亿元在临沂西北部建设澳龙国际物流城。2003年,中侨商贸城、香江物流园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纷纷落户临沂。外资企业在临沂西部你追我赶,内资企业也不甘落后。2004 ,鲁信集团投资100亿元在沂河东岸动工兴建大型国际物流项目。五家市外企业先期投入的300亿元资金,快速形成了东西衔接、互为一体的新的现代物流城,增添了直接对外贸易的3个陆路口岸。 
    立足临沂、连接全国、打通世界,澳龙国际物流城总裁罗荣基以此为发展目标,用全新的经营理念和高科技首开国内信息网络平台,在工程奠基之时就与中国铁通联姻,通过铁通遍布全国的几千家网点及物流信息平台联网,使在物流园区内的经营者足不出户,即可通晓全国各地的市场信息,并以代理、电子商务、仓储、配送等方式替代传统的批发兼零售的交易方式。同时,临沂还有报关报检、联运、国际集装箱中转,将交易双方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在现代科技的网络上融为一体。一座座现代化的物流城正在临沂迅速崛起。 
    (四)高起点规划,努力铸造“天下”品牌 
    根据《临沂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临沂市充分发挥在区位、交通和商贸流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全面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努力铸造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天下物流,中国临沂;中国临沂,物流天下”的品牌,构建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到2010年,临沂市将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实现由商贸大市向现代物流强市的转变。“十一五”期间,基本建成东西两大综合物流园区和一批特色专业物流中心,基本形成现代物流网络的框架,基本建成高效、便捷、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基本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市场主体。 
    围绕打造“中国现代商贸城”的目标,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分销代理等现代流通方式的运用,使临沂市尽可能快的成为区域性商品采购交易中心。依托澳龙、华药、香江等市场群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对临沂批发市场进行合理布局调整,引导交易方式由现货交易向“展示交易、物流配送”方向转变。 
    四、临沂商贸物流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感到临沂发展商贸物流业的诸多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对我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理清思路,加强引导 
    桐城地处皖中,交通便捷,南来北往,东承西接,商贸物流腹地广阔,为我市发展商贸物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市完全可以借鉴临沂经验,后发制人,立足长远,确定并围绕“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中有桐城”的总体思路,构建起现代商贸物流业的总体框架,以“工业立市、商贸兴市、物流活市”为指导,真正形成“以市兴工,以工促市”的发展态势,多措并举,齐头并进,拓宽我市经济增长渠道,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后劲。 
    为此,政府要切实加强引导,必要时可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成立专门的协调组织,由市政府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为我市物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供最有力的引导与支持。 
    (二)实施工业立市,商贸兴市战略 
    近年来,我市工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城市建设越来越靓,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但商贸物流业的兴市、活市效果不明显,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想又好又快的发展,离不开商贸物流业的支撑,从境外和经济发达地区成功经验来看,无不重视商贸兴市战略的实施。桐城工业化程度已有较高的水平,在现阶段继续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仍然是正确和必要的,但把“商贸兴市”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时机也已成熟,否则有可能在若干年后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丧失机遇。目前我市老商城市场凋敞、东环市场面临拆迁,兴尔旺大市场才成雏形,商贸业主要集中在龙眠路、和平路两侧门店,没有形成集中的商贸城(区),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对我市经济发展没有发挥多少作用。对比一下临沂我们发现:临沂商城现有各类批发市场60多处,总占地面积达35平方公里,形成了“城在市中,市在城里”的城市格局,开创了市区与商城“共融、共荣”的良好局面,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增强了临沂经济的综合实力,优化了临沂市招商引资的大环境。 
    现阶段,我市商务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的《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将着力改变这种现状,依托我市原有的商贸业基础,打造几个大型商贸城(区),增强市区人气、商气,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形成“洼地效应”。通过这种效应,带动我市商贸市场繁荣,建立健全现代物流体系,并以商贸物流业来推动工业化进程,推动城市化进程,繁荣并提升我市综合功能和集聚辐射作用。 
    (三)超前规划,扎实推进 
    我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不规范,分工不合理,设施不完善,没有发挥出对我市经济应有的支撑作用,规划发展我市现代商贸物流业迫在眉睫、意义深远。目前,要将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升到与工业的同等重要位置上来,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高起点规划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分步、分片实施,扎实推进。从临沂和其他商贸发达地区经验来看,商贸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坚持,科学引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为此我们建议近阶段要着力做好三大工程:一是依托现有兴尔旺大市场对其进行引导、发展、改造。打造专业市场和专业化商城的雏形,从而提升桐城专业化市场形象,以集聚人气、财气、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升兴尔旺市场的活力,为今后建设其他专业市场开好头,积累经验。二是积极打造桐城市的“中央商务区”,提升城市品位,建议以太阳城为中心,打造一个涵盖老商城、汽车站、龙眠东路、合安路的,建设内有高档购物、休闲、金融、酒店等商务活动场所的集聚区。三是在开发区建设一个支撑工业发展的第三方物流园,要把物流业发展融入开发区工业的发展之中。 
    由于我市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入区企业不断增加,工业发展迅速,对流通业的配套发展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第三方物流的介入不但可以使企业省去自身的仓储设施,更可以使企业的运输更加快捷高效,并可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一个功能分区、专业化经营的物流园区还会为开发区的工业企业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开发区在规划过程中已经预留了物流业发展用地,现在主要是结合市商贸物流业整体规划,高起点规划好开发区商贸物流业发展蓝图,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一个大规划、高规格、现代化的物流园区。 
    (四)出台政策,重点扶持 
    作为在我市发展滞后的商贸物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政府必须给予重点扶持:一是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可由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培养一批骨干商贸物流企业,特别是选择一至两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培育成龙头级企业,带动我市物流业跃升到一个新的档次;二是规范各项行政收费政策,取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三是根据临沂的经验,要把物流业的用地与工业用地同等对待,综合考虑,必要时还要在地理位置上优先加以考虑;四是制订相应政策鼓励企业整合内部物流资源,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五)招大引强,跨越发展 
    临沂市物流业在重点培养、扶持本地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更注重引进国内外大的流通集团、大的资金,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将引进大型物流企业与工业项目实施同等鼓励政策,努力尽快形成规模,坚持本地流通企业走出去,外地流通企业引进来的双向战略。本地企业走出去时,我们送出的是蛋,收获的是鸡与蛋,使本地流通企业得以壮大,引进来的企业带来的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物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升城市形象,实现我市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