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物流业分析

2008-10-15 10:1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市场是义乌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物流是义乌的生命线。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孕育发展,催生出一个发达的物流市场。物流市场的兴旺推进着小商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两者相互依附,相互促进。 

提起义乌,人们立刻会在脑海中联想到诸如此类的词句:富可敌国的财富,商界不朽的传奇,市场永恒的神话……是的,因为有中国小商品城,义乌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因为义乌人的小商品,中国小商品城成为世界上用小商品创造大财富的“领头羊”。 

市场年成交额达315亿元的小商品是如何飘洋过海,走向世界,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的呢?这就是发达的义乌物流业。四通八达的公路,横贯其中的铁路,方便快捷的航空,为义乌构建了陆铁空运输相协调的远辐射、大跨度、高效率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并推动着义乌更好、更快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使义乌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客流都极为顺畅通达。 

据悉,2002年开始运营的义乌国际物流中心,占地450亩,内设海关、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机构,配套仓储、集装箱堆场、装卸业务及报关行、船务、船代、银行、保险等服务机构,配有计算机网络系统、集装箱电子自动识别系统、GPS全球卫星跟踪系统、电子监督报警系统,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管理的“一站式内陆直通关”模式的国际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具备“异地报关、口岸放行”一站式大通关条件。 

伴随着义乌外向度的不断提升,义乌国际物流中心成了一个繁忙的货运大港。2006年经由这个中心作业的集装箱达349367个,作业量同比增长87%;从这个中心发往港口的运货汽车达34909辆次,同比增长了126%;航空货运从无到有达708吨,成了名副其实的无水大港。浙江省政府把义乌并列杭州、宁波、温州,确定为浙江三个“大通关”建设重点之一,成为全省重点培育四个现代物流枢纽之一。 

市场巨大的联动效能,促成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壮大。没有海港口岸,也没有国际空港,义乌国际物流中心凭借自身独特的区位、政策和功能优势,成为了众多国际船务公司的“码头”,航空公司的“货舱”,运输物流业主纷纷“登陆”义乌,形成了物流行业功能齐聚的专业化市场。 

目前,中国海运集团、法国达飞、中国台湾长荣海运、美国总统轮船有限公司、日本邮船株式会社、以色列以星轮船有限公司等15家船务公司进驻国际物流中心并开展国际海运业务,上海东方国际集团、宁波外代、致远船务、泛洋船务等60多家国际货代企业在中心集中办公、作业。 

2006年8月24日,义乌国际物流中心与金华海关共同签署了小商品出口监管仓库管理合作备忘录,将中心仓库全面纳入海关监管范围,监管仓库的装箱货物加封后可以直接运往港口,并可以享受到海关优先报关、优先查验的便利通关待遇,降低了通关成本,提高了通关速度。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义乌国际物流中心作业集装箱累计达20万个标箱,协助海关监管集装箱施封累计14.6万个标箱,同比增长48.4%。其中,日通关量最高达917箱次,1834个标箱,刷新了作业记录。 

2007年9月1日起,海关总署首次为义乌市特有经济模式出台“新政”,对义乌小商品出口的监管模式将按照“旅游购物商品”货运出口模式进行监管,把8000多个出口小商品的税则号简化到98个。据悉,这是新中国海关成立以来,首次为一个县级市的特有经济模式出台特殊支持措施,该“新政”将由杭州、上海、南京、宁波四海关同步执行。 

公路:客运货运比翼双飞 

义乌交通天天在“长”,基本形成了义乌市内快速通道“10分钟交通圈”。从城区出发到6镇7街道,都建有以一级公路为主的快速通道,并已实现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公路。 

根据2006年底统计,义乌市公路通车里程1274公里,全部达到上等级标准,公路密度达115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拥有公交车辆674辆,其中城市公交324辆,乡镇公交350辆。拥有城市公交线路31条,乡镇公交线路71条,城乡公交覆盖率97.7%,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在义乌的城区与乡镇编织了一张便捷网。 

义乌的过境公路主骨架公路网也基本形成。杭金衢、甬金高速公路义乌段全线通车,03、20、37省道义乌境公路得到改造,义乌市以公路运输为主要地位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 

2007年8月1日义乌至香港直通班车的开通,迄今义乌的长途客车已遍布全国18个省(市、区),124条省际客运班线,81条省内跨县客运班线。北到沈阳,南到东兴,西到西安,仅在恒风集团宾王客运中心发送的营运车辆便有559辆,其中省际长途客运班车390辆,县际中短途客运班车169辆。 

有车必有路,有路必有车。不管你来自何方,分赴何处,不管商城何时何地,完全不用为等车、出行而担忧。现在还有1200多辆出租车频繁穿梭在义乌城市与乡间,随时为路人提供服务。 

在货运方面已联通全国250多座大中城市。义乌是一个连接着世界成千上万个市场的“源头市场”。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义乌人办的托运点,它如同流动细胞和血液贯穿在市场的身体中,带动了市场兴起和发展,它架起了全球各地货物运输流通网络的金色桥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