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南经济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2008-10-8 1:3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内容摘要】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和湖南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湖南经济发展主要瓶颈的分析,提出了湖南在中部崛起和十一五规划期间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湖南经济优势发展瓶颈对策
  
  湖南经济地理位置独特,位于长江南岸位置适中,既位于东南沿海开放地区的腹地范围,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与西部内陆地带的结合部,北依长江,邻武汉经济圈,是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开发区的组成部分,南邻两广,也近海南,是“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与华东经济区的江西为邻,与苏、浙等省的距离较近,西接成渝经济区,与贵州、重庆接壤比邻大西南,具有承东启西、北联南进的区位优势。
  
  湖南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经济地理位置不仅为湖南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湖南经济发展提高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统筹区域发展以及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转移的大背景下有利于湖南不断地从周边省区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流,使湖南在南北、东西物流和信息流中获截流之利,为湖南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地发展动力,但作为一内陆省区也存在不少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制约湖南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2005年,湖南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19.5∶40.8∶39.7,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带1999年的平均水平(13∶48∶39),相对于东部各省1999年的平均水平,湖南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偏大,第二产业的比重偏小;与2000年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湖南省农业结构比重处于低收入与下中等收入国家间,比重偏高,工业处于下中等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间,比重略高,服务业则不及低收入国家,比重过低(附表:2000年世界人均GNP产业结构表)
    
类别 2000年人均GNP(美元) 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低收入国家 420 23 33 44 
中等收入国家 1970 11 36 54 
下中等收入国家 1140 15 43 42 
上中等收入国家 4620 8 31 61 
高收入国家 27510 2 30 64 


  湖南省农村人口占65%,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却不高,农业综合开发率低,农业效益低。2003年,湖南省农业商品化率仅为62%,而江西在1998年就达到了65.7%。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只有0.7:1,低于全国0.8:1的水平。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上,2003年进入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行业百强的,湖南省仅长沙马王堆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稍强于湖北,远逊于河南、安徽。
  
  湖南省工业总体来说比较弱,工业结构大而不强、小而不活。2004年,湖南省GDP比中部平均水平多261亿,但工业增加值少357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1.7%,比全国低14.3个百分点。2005年湖南省工业占GDP比重为34%,比全国低7.8个百分点,在中部省份为最低水平,工业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企业规模不大,工业增加值在中部排第3,其中规模工业排第4;进入全国工业企业500强的企业仅8家。二是产品档次不高,产品结构初级化,深加工产品少,优质品牌产品少,附加值低,资源和能耗高,生态和环境代价高,生产链短,效益低。如湖南省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9个有色金属行业中,仅有色金属合金业为深加工行业。三是市场地位不强。汽车、钢材产量分别仅为湖北的1/8和1/2。
  
  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能力弱,第三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比重有所下降,而其他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湖南省服务业仍以传统的商业、交通运输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发展仍然不足,服务领域狭窄。2004年,湖南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GDP的38.8%;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只占GDP的5.6%、4.6%、3.3%和1.9%。
  
  科技创新能力弱。中部地区创新能力综合指数为23.5,湖南略高一点,但比东部地区低15.4,比东北地区低4.9,仅比西部地区高3.1。湖南省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1%和45%左右。
  
  (二)、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运力、)相对落后
  
  十五期间,基础设施虽然大为改善,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00亿元,年均增长17.6%。交通、能源、水利、城建、信息等一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相继投产,新增高速公路954公里,铁路270公里,发电装机471万千瓦,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500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0168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19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130万吨、垃圾处理能力5950吨,光缆12.4万公里。整修加固长江干堤142公里,完成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35座。基础设施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但能源供应紧张,运力不足的状况还将在一定的时间内存在,例如湘南永州的南六县,大湘西等省内经济落后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将还是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三)、“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距较大,
  
  湖南省农村人口占65%,十五期间农民人均收入虽然达到3118元,但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要低得多,城乡差距很大,农村生活水平,人居环境,出行条件,健康保障,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远落后于城镇,这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不利于湖南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建设,不利于和谐湖南的建设。
  
  (四)、中心城市的辐射、集聚吸引和综合服务功能缺乏竞争力
  
  湖南29个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省会长沙市1个,占全省总数的3.4℅,50-100万的大城市3个,占10.3℅,20-50万的中等城市8个,占27.7℅,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17个,占58.6℅.可见,湖南85℅的为中小城市,城市规模偏小,城市辐射、聚集能力,辐射、聚集效益偏弱,特别市支柱产业作用不突出,产品竞争力差,城市通过产品扩散、技术扩散的形式对周边地区所起的组织、协调作用难以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不强。因此难以集聚人气,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再加上湖南城市结构趋同,质量不高,基础设施薄弱,城市经济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城市之间相对封闭,缺乏互补性,环境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湖南经济的发展.
  
  (五)、投资环境欠优化、生态环境脆弱
  
  投资环境是指投入区域资金循环增殖的外部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区位)、自然资源、城镇体系、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所构成的投资硬环境;也包括劳动力素质、管理体制、优惠政策、市场和服务体系所构成的投资软环境。这里阐述的主要是湖南的投资软环境欠优化。例如:湖南人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地方本位”,“官本位,”“农本位”、“区本位”、“守本位”意识相对较浓,受湖湘文化影响太深,农耕文化占主体,部分地方政府干部队伍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浓,观念陈旧,开放不够,好大喜公,务虚多,务实少,制度不健全,政府办事效率不高,行政决策高于市场调节。劳动力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还是偏低。另外在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下,湖南的生态环境整体比较脆弱,部分地区投资成本相对偏高。
  
  二、湖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合理规划、推进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建设
  
  鉴于湖南目前的经济地位,湖南经济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这就要求政府决策部门对湖南经济发展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短时间内采取均衡发展的的策略不可取,这样投资额巨大,湖南现有的财力不允许,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几乎不可能,所以笔者认为湖南经济发展应该采取有重点的倾斜式区域开发策略。湖南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且缺乏核心城市和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极化作用不明显。因此湖南在制定经济发展合理规划时,既要遵循梯度推移理论的发展策略,也要兼顾反梯度推移理论。对于一些省内基础稍好,近期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要集中资源和资金,实现重点开发与发展,要营造增长极和增长点,具体来说就是除要营造长株潭这一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一个可与武汉比肩的核心增长极,并力争成为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投资热点外,还要积极打造各区域的中心城市和县域次一级中心城市,增强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作用,提升其综合服务和竞争能力,以带动各区域经济发展。当然限于政府财力限制,对于湖南一些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完全可以实施反梯度理论的策略,使其利用自身优势超越现有格局,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永州以南的道县、宁远、新田、蓝山、江华、江永南六县,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靠省里重点投资可能不大,但这六县有资源丰富,距离珠三角较近的区位优势,其完全可以靠改善本区域的投资环境,抓住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转移的机遇,大力招商引资,依靠外来资金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使本区富余劳动力向制造业和农业加工工业转移,提前向工业化转型。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
  
  湖南基础设施整体上要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省区,资源丰富程度要优于东部沿海地区,但由于基础设施之后,湖南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转化成经济优势。例如湘南永州市,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分布各县域的旅游资源共有7类56种类型313处景点,其中自然资源有4类21种类型151处景点约占总数48℅;人文旅游资源有3类35种类型162处景点,约占总数52℅,而且品味较高,一级景点有28处,二级景点40处,该市素有“文化永州”之称,是湖南历史文化古迹旅游资源大市,,已被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大238处,居全省第一,但由于交通不便,永州市芝山区到道县等南六县途径207国道双牌段,为道路弯曲的盘山公路,路程不长,但耗时较长,有安全隐患,这就制约着永州市内各县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该路段也成为永州南六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要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大交通促进大流通、开拓大市场。并建设一批大型现代物流园区、中高级专业批发市场,促进商品营销和流通现代化,增强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凝聚、辐射带动功能。将湖南交通置于全国交通发展大格局中统筹谋划、合理布局,重点加强高速公路、铁路客运专线、油气管道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为骨架,以农村公路、航道、管道为脉络,以车站、港口、机场为节点,连接东西、贯通南北,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全面提升湖南在全国交通运输格局中的枢纽地位.
  
  (三)、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三化”进程
  
  首先是要从工业上突破。工业化是我省“三化”的核心和龙头,也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十一五”时期,我省要以工业制造业为龙头,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烟草等10大优势产业为重点,发挥我省现有的工业基础、科技和人才优势,采用多种办法,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形成若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要积极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我省劳务成本低于广东省约40%-50%,工业用水价格比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低近30%,综合营商成本只相当于广东的74%,我省要积极利用这些优势,成为沿海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
  
  其次是要从农业上来突破。农业比较效益较差,但中部地区是国家的“粮仓”,我省又是农业大省,不论从国家粮食安全还是从自身发展需要看,抓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因此,要尽快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的综合效益。我省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要想尽办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结合地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我省有国家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6家,涉农上市公司9家,要继续推动这些企业兼并扩张、做大做强。例如:湘北的环洞庭湖平原地区,其特色和优势就是湖区经济和农业基地,如果发展脱离与农业有关的工业就不现实,因为该地区东有昌九工业走廊,北有武汉经济圈,南有长株潭经济圈,西有成渝经济圈,其很难在此夹缝中获得优势,因此必须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特色产业的道路。与此同时,我省还需要转变观念,把粮食安全转化为食品安全,比如我省有许多坡耕地,可利用起来种草养牛,发展效益相对较好的畜牧业。要通过种种办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是要加快工业化步伐,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工业化步伐,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加强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改造,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不断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率;三是要争取新上一批对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技术改造项目,推动工业结构调整,推进湖南经济发展;四是要突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抓好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资源产业、制造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食品加工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和生产链。五是要发挥已有的竞争优势,对于在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应延长产业链增加投入,壮大规模,培育规模效益,做大做强。并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为长远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2、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逐步提升产业结构。湖南工业发展中面临一个过度消耗资源问题,近几年单位GDP能耗呈上升趋势,2004年万元GDP能耗比2001年上升了15%,且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整体上快于GDP增长,2001―2004年能源消耗总量年均增长15.1%,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5.2个百分点。在加快发展工业化过程中,应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突破口,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合理开发和使用资源,保护和治理环境,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尽可能减少资源密集型、物耗过高型产业的比重,尽可能不再新增高物耗产业的项目投资,加快对资源型产品的技术改造,不断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是要要积极推行建设节约型机关,降低公共部门管理成本,降低公共管理部门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建设节约型社会,关键在建设节约型机关,没有节约型机关,就没有节约型社会。政府部门应拿出勇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正从机制上解决机关奢侈浪费问题,减少经常性开支,将节约落在实处,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制约领导干部的“财权”。据报道,衡阳县通过实施严格财政预算,压缩会议费、接待费等开支一年节约了1300万,这也说明政府机构推行节约大有潜力可挖,湖南省各级政府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少开一些没有多大用处的会,少搞一些“迎来送往”和“大吃大喝”,少组织一些没有效果的考察,真正把钱用在刀刃。
  
  (五)、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区域合作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按照建立“法制政府、有限政府、效能政府、诚信政府”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水平。以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精简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投资者的政务成本,吸引和留住来湘创业的投资者。
  
  打造诚信政府。以增强政府公信力为重点,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杜绝不切实际、不负责任的口号和承诺,政府要做到一诺千金,以行践诺,示信于民,取信于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防止朝令夕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运行体系。
  
  健全投资服务体系。政府各部门要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大力强化服务意识,为投资者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做好政策咨询、公共信息发布、优惠政策落实、公共产品提供等方面工作,努力为投资者排忧解难,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优化投资服务体系,如审批登记的一条龙服务体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企业开工后的经常性服务体系以及投资者投诉服务体系等。创新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不断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要根据邻近粤港澳,特别是与广东山水相连的区位条件,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合作,并主动接受长三角的辐射,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与经济强势地区全面对接。
  
  (六)构建科学的考评体制,杜绝扭曲的政绩观
  
  现在很多单位、部门甚至很多政府部门都盛行一种扭曲的政绩观,注重搞形象工程,注重造假资料,虚假上报,欺上瞒下,迎合检查。改革对现行的各级政府部只看资料,听汇报,看形象工程,不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的考评方式已是势在必行。如果这种风气不刹住,不但将使湖南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散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且将严重滞碍湖南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议省政府以“三个代表”为基石,尽快制定一套科学的政绩考评制度,为湖南又快又好的发展保驾护航。
  
  (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湖南
  
  社会经济活动归根到底就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一种互动活动,其最终目的也是达到人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在现行体制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发展还是靠人,"思维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因此,湖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不管什么样的经济活动都必须要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干部的任用机制,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都不能看表面的繁荣或者某位领导批示,而是要以人是否与整个社会和环境相协调为尺度去衡量。尽量做到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促和谐、以公平促和谐、以制度保和谐,全面建设和谐湖南。
  
  主要参考文献
  
  [1]朱翔谢炳庚·区域综合开发理论与实践,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湖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
  
  [3]徐飞雄刘韵琴·论永州县域旅游经济合作,热带地理2006,26,1
  
  [4]http://www.csonline.com.cn2004年04月16日18时19分星辰在线
  
  [5]中国教育资源网·推进湖南城市化的对策研究,2005,12,24
  
  [6]湖南投资招商网·2004年外经贸发展情况和2005年发展思路
  
  [7]中国统计信息网·“十五”湖南三次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政策取向,2006-5-1513:10:46
  
  [8]柳思维·加入WTO与湖南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新探,新华网湖南频道
  
  [9]召公·湖南经济发展新战略,潇湘论坛2000,3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第三中学吴昌贵
  
  联系电话:13874849818邮编410301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