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微升 9月“中国制造”可能回暖

2008-10-7 13:2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十一”长假过后首项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就出现了可喜的回升。这可能预示着即将发布的一连串9月份生产数据将呈强势,但未必能说明中国经济就能幸免于全球金融危机。 
  “后奥运”时代制造业发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的PMI为51.2%,比上月上升了2.8个百分点。该指数前两个月曾一度回落到50%以下,此次才重回50%之上。
  PMI是国家统计局和CFLP合作完成的宏观经济指标,通过对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等多个环节加以监测而综合形成,比工业增加值能更迅捷地反映市场动态。PMI在50%以上表明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通常表明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
  仔细分析9月PMI数据,最突出的特点是生产回升较大。9月份是奥运之后相关地区工厂恢复正常产能的第一个月,又紧接“十一”黄金周的需求旺季,所以当月的生产回升既有原先积压的生产能力释放的因素,也受到假期之前新需求上升的带动。
  在北京奥运举办的8月份及之前的7月份,中国的工业生产曾一度受抑——一方面,奥运举办地区为改善空气质量而限制了部分工厂的生产;另一方面,煤炭供给持续紧张导致的电力不足也使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工。
  但9月份,部分地区的工厂生产已经恢复。在行政命令和市场供求的双重刺激下,电煤供给也有很大恢复。9月上旬,秦皇岛港口南运的北煤甚至一度出现压港现象,热量5500大卡的煤炭每吨一度下跌数百元至840元左右,煤炭价格的持续升势开始扭转。从当月起,电力企业的冬储煤工作有序展开,信贷环境略有放松,夯实了9月后的制造业生产基础。
  需求回升尚不足
  由于7~9月中国工业连续遭受了宏观环境、信贷政策、外需调整、能源供给等多方面冲击,部分企业关停并转,因此9月份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指数还是持续下降。
  同时,9月份的需求回升尚显不足。在需求增长相对滞后的作用下,工厂的库存出现上升。当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是该指数从2005年1月以来首次上升到50%以上。
  近期,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区的PMI指数都显示其制造业呈不振状况,这些地区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均大幅下滑,而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在8月之后迅速恢复,的确是全球经济的一个亮点。
  不过细察中国各行业PIM可以发现,制造业的回升更多的是和国内短期消费有关。9月份,PIM高于50%的行业为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12个行业,而作为生产基础或属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8个行业PMI均低于50%,显示在外需减弱的大背景下,目前中国的内需仅靠短暂刺激还远远不够。
  此外,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9.4%,较去年同期增速大幅下滑17.6个百分点,这种利润萎缩的格局使得第四季度的制造业前景并不乐观。
  反观中国的非制造业,从去年1月起,除去年1、2两月和今年2月份由于春节因素略显衰退外,其余时间都处于扩张中。9月份,CFLP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1%,比上月提高4.3个百分点。同时受通胀回落的影响,包括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在内的非制造业中间投入价格指数继续下降,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