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港口发展面临四大瓶颈

2008-10-27 10:1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广西组建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已经两年多,港口发展提速,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的调查显示,广西北部湾港口发展仍面临四大问题。 

  一是港口发展不能满足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广西北部湾港口规模与实力偏小。2007年北部湾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大港口公用码头的吞吐量只有4400万吨,远远小于湛江港6000万吨的规模。港口超负荷运转也是制约北部湾港口发展的原因之一。2007年北部湾三大港口的吞吐量已超出其现有的设计能力,如钦州港务集团公用码头设计的港口吞吐能力不超过300万吨,但2007年的吞吐量却达到516万吨。 

  二是港口管理体制未真正理顺。目前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所包含的港口资产以防城港为主,钦州港内只有钦州市港口集团所属的4个万吨级港口归入北部湾港务集团,而北海港由于股权等问题一直未真正进入北部湾港务集团。 

  三是市场方式融资难以满足处于增长期的港口基础建设的资金需求。从世界港口格局来看,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基础尚处于增长期,各项基础相对较弱,急需加大资金投入,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满足港口建设巨大的融资需求。以北海港口建设为例,自1995年北海港上市后,出于利润增长的考虑,私营企业没有力量也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导致港口建设未有较大发展。 

  四是金融对港口建设的支持作用未有效发挥。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吸纳信贷资金能力弱制约了信贷投入。由于发展规划、信用环境和缺乏大项目支撑等原因,钦北防三市储蓄——投资的转化能力较低。据统计,2005年—2007年间,除防城港市信贷稳步增长外,北海、钦州两市的信贷投入呈负增长态势。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建议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建立港口统一管理模式;实现“多元化”筹资,加大政策倾斜,释放民间资金活力;改善集疏条件与服务水平,加大临港工业引进;积极搭建“银港金融平台”。 

  南宁中心支行建议,借鉴美国波士顿港与中国宁波港的成功经验,把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建成一个“政企合一、自负盈亏、独立经营、半官方半企业的公共团体”的统一管理机构。筹资方面,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政策倾斜与支持的同时,坚持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贴、投资参股、注入资本金、贷款担保等方式,积极拓宽经济区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快组建北部湾区域性银行、投资公司,建立以自治区财政为主的港口投资基金,进一步完善港口融资平台。探索以土地带动港口建设的发展模式。加大对沿海铁路整合,将广西地方铁路并入国铁,加大扩能改造;加快“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提高港口服务能力;引进临港工业,形成北部湾港口群临港制造产业群。通过银行与港口企业、港口经济相关主要产业链企业群的合作,以港口为核心、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有效突破银行物理网点和授信局限性,依托物流,搭建安全快捷的金融操作平台,向企业客户提供贸易融资服务。以供应链金融产品为核心,为企业提供高效、低耗、优质的资金和结算服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