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货币政策全力保增长

2008-10-11 2:2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0月8日晚,央行宣布了“两率”齐降: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各0.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务院决定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同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英格兰银行以及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六大央行发布联合声明,降低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香港金管局9日降息0.5个百分点。日本维持0.5个百分点的基准利率,对国际间的降息行动表示支持。加上此前澳大利亚央行1个百分点的降息行动,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央行协调行动。
  三中全会之前的这次“两降一免”,其后面推动力究竟是什么?
协调行动应对全球经济下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8日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 大大调低了对世界经济未来增长的预期。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由3.9个百分点下调到3个百分点,美国由0.8个百分点下调到0.1个百分点,欧元区由1.2个百分点下调到0.2个百分点,日本由1.5个百分点下调到0.5个百分点, 中国由9.8个百分点下调到9.3个百分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世界经济增长为3个百分点或更少就可以认为是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美国的危机,已经从最初的次贷危机扩大到现在的金融危机,乃至于最终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运行。
  美联储在声明中也表明,最近金融危机的恶化加大了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而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下降;国际六大央行史无前例的合作,提供流动性,帮助金融市场解困。
  近期,中美领导人已就金融危机和合作多次交换意见。中国领导人承诺“各国要加强合作,有关国家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只有合力才能有力地应对危机”。因此在9月份的CPI等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还没有发布的时候,中国央行异乎寻常的举动无疑有很大的国际合作的因素在内。
  政策预期全力保增长
  中国央行并没有加入国际六大央行的联合声明,降息幅度也有所不同,且下调准备金率也是独有的。因此中国央行的举动固然有一定的国际合作的考虑, 但总体上,更多的是出于考虑中国自己的经济运行。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10月8日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现在看清楚了,在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下滑的局面下,外需现在很难控制,而内需我们还有能力调控。中国央行的目的主要是保增长,下调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就是为了放松流动性,这将促进内需,有利于经济增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高伟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了目前经济运行的状况。
  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51.2,是全球的唯一亮点,而美国的数据是43.5。在7月和8月PMI指数连续低于50的临界点,9月份PMI指数较大幅度上升原因包括,第一,宏观调控取得一定的成效;第二,7月和8月份的低迷有可能受了奥运元素的影响。9月份制造业上升主要是生活消费品行业拉动,而化工、钢铁等基础行业依然呈现下滑趋势。另外反应生产资料价格的一个重要指标购进价格指数在7月和8月份连续下降的基础上,大幅下降13.1个百分点,从6月份的75.7%下跌到44.7%,为2005年PMI调查以来的最低点。因此虽然PMI指数短期环比上升,但是长期的形势仍然严峻。高伟认为内需尚有潜力,尤其是投资这块,很大程度上要看宏观政策的走向。因此宏观政策有可能逐渐转向。
  政策联动考虑周详
  此次政策调整还传达出一个信号,中央宏观决策层面非常谨慎,除了拉动内需,保增长的考虑之外,还可能有更多的考虑。
  国际六大央行降息,如果中国不降息,热钱涌入的压力会增加。现在有些观点认为,在全球的经济放缓之下,一个投资的对策就是投向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势力地区。这样的局面下, 中国央行的降息也是应对之策。
  此次政策调整还取消了现在的5%的利息税,凸显宏观层面考虑之周详。这一措施相当于给储户带来了0.21%的利息,基本抵消了下调存款利率可能带来的收入损失。这样在降息的同时,不影响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也影响银行的存款数目。 因此左小蕾认为, 现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的是金融行业。这次政策调整还传达了保信心的信号,而保信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持对银行业的信心。取消利息税,不动摇存款基础,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放宽银根,就是保护银行业的业绩,维护对银行业的信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博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短期来看,由于中国银行业活期存款比例较高,导致综合利差还是有所缩小的,这次政策调整对银行业略有负面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由于利率和准备金的下降,银行的升息资产占比将有所上升,抵消了银行息差下降带来的影响,是利好因素。
  综合各家观点和信息,目前CPI上涨的压力有所缓减,通胀的威胁仍在,但有明显的弱化迹象。在内外因素的交互影响之下,经济下滑的危险在不断加大。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宏观的政策措施会有可能向拉动内需,保增长、保信心倾斜,目标在于实现软着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