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基欲借中国市场扭亏为盈

2007-9-10 8:5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马士基与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合资的嵩屿集装箱码头9月6日投产,该码头年处理能力达260万标箱。马士基旗下的APM码头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倪国森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公司目前已在中国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深圳等地投资了13个码头,股权比例从5%~50%不等,未来有意在二线港口投资年处理能力约50万~200万标箱的码头,但目前没有控股计划。    虽然去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集装箱航运业务均出现亏损,但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企业A.P.穆勒-马士基集团执行副总裁苏恩深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该公司对2007年集装箱航运业务的盈利前景表示乐观。 
  去年年初,随着新增运力的陆续投放,班轮公司的运价开始下跌,马士基于5月份左右率先下调了运价。然而,去年整个集装箱航运行业的盈利水平都出现倒退,中国的两家航运巨头中国远洋(31.78,2.89,10.00%)和中海集运盈利同比分别下降了64%和76%,2006年马士基的集装箱航运业务出现33.7亿克朗的亏损。 
  对此,苏恩深认为,亏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燃油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同时客户认为供大于求,对航运市场较为悲观;二是在并购铁行渣华公司后,马士基实行了新的网络服务系统,导致了部分客户流失。“这些都已成为过去。由于中国的经济和外贸增长非常强劲,预计今年全球集装箱的运输量有9%的增长,因而我们对今年全年的市场行情表示乐观。” 
  今年上半年,马士基的集装箱航运业务又出现了9亿多克朗的亏损;与此同时,各家船东又在纷纷造大型集装箱船,马士基也不例外。苏恩深称,造大船有利于降低单位标箱的成本,每家船东所作的决策,是基于他们对未来市场有较好的预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