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海陆空齐进构筑立体交通

2007-7-2 14:5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海陆空齐进,构筑“交通大威海”

  编者按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动脉。在6月19日召开的《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专家评审会上,与会的9名国内知名交通规划专家,详细听取了《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成果的汇报,最后该规划获得一致通过。

  据了解,《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除了对城市道路系统、城市客运系统、城市停车系统等进行规划布局外,这次规划还对包括港口、铁路、航空、公路在内的威海对外交通系统提出了预期发展指标。

  自今日起,本报将推出有关《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系列报道,解读威海交通规划发展蓝图,向读者展示一个全新的交通规划网络。

  此次规划研究的范围为市域5698平方公里,以规划主城区为重点研究范围,规划年限为2006年—2020年,编制这次规划的目的在于应对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和变化趋势,有效指导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健康有序地发展。

  规划指出,未来我市将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适度发展的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发展模式。规划将建成以快速路和主干道为道路网络骨架,次干道路、支路为道路网基础,功能分明,层次合理,与其它交通方式网络平衡发展,布局结构合理、内外衔接紧密、主次衔接有序的高效道路交通系统。

  威海机场远期扩建为4D级标准国际空港,市区至机场出行时间缩至半小时以内

  利用日韩经济转移和旅游度假业兴起的机遇,我市将挖掘威海机场自身潜力,完善机场相关配套设施,机场跑道由2600米延长至3600米,并于近期进行威海机场二期改造工程,努力开辟国内航线,尽早开通威海至日本及东南亚的周末航线,远期扩建为4D级标准国际空港。

  2020年,威海机场的客运量将达到200万人次。尽管现有机场路从车道数来看完全能满足要求,但受市区道路交通拥堵影响,市区至机场出行时间基本在1个小时左右,与市区至烟台莱山机场时间基本相同,这是导致威海机场客源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市将新建、改建一条市区与机场之间的直达快速路,将市区到机场的通行时间缩至半小时以内。

  具体的机场快速路通道规划为:环山快速路—嵩山路—威荣公路—机场路,建设标准为双向4至6车道,快速连接市区与大水泊机场,同时兼具市区至荣成、石岛的联系作用。

  干线港口直航日本,增加韩国航线班次,形成以铁路和快速路为主的疏港系统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威海的对外货物运输有了大幅提高,需要有一个对外货运港口来加以支撑,但是为了避免与青岛、烟台等亿吨大港的同质化竞争,威海港口的总体定位为山东省的干线港口,其建设遵循规模适中、专项功能突出、分工协作的原则。

  威海新港重点建设威海港三期、四期工程,主要发展客货、散货运输,开辟两条以上直航日本的国际海运航线,增加韩国海运航线的班次,打造海上物流中心。至2020年,新港区年吞吐量达6000万吨,在皂北咀建设深水码头,以石油、天然气、化工原料等液体运输为主。

  2020年,威海港区将形成客运滚装码头、货运港区和中韩轮渡(待定)三个港区,仅依靠现在一条疏港通道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威海港将形成以铁路和快速路为主的疏港系统。扩建现在疏港铁路一线形成复线,新建疏港铁路二线。续建现在疏港一路并延伸至现有港区,形成双向四车道的快速路疏港道路。配套规划新建港区新建疏港二路,形成双向六车道的快速路疏港道路。

  靠近客运滚装码头规划将建设海运客运站,结合周边用地建设公交枢纽和停车等配套交通设施。

  城际铁路加速快捷联系,五个铁路站点疏导客货流

  在对桃威铁路温泉镇以南路段裁弯取直、进行电气化扩能、建设疏港铁路的同时,我市将加快“青岛—烟台—威海—荣成”城际铁路的建设。远景考虑建设威海至青岛的城际铁路,形成威海与文登、乳山和青岛的轨道交通快捷联系。

  结合青烟威城际铁路线位和现有桃威铁路站点设置,规划在威海市区主要设置四个铁路客运站和一个货运站,四个客运站分别为:经区火车站、高区火车站、大学城客运站、桥头客运站,一个货运站即草庙子货运站。草庙子货运站的规划,将疏解市区站场职能,变现在威海火车站为单一客运站,提高客运运营能力,还将成为威海—荣成铁路的接轨站。

  织密公路网络,支撑实现市域1小时交通圈、青烟威2小时交通圈的目标

  结合威海城市发展态势,我市公路网的建设将形成以高速路为主骨架、主干结合、功能明确、内外衔接的多层次公路网络体系,支撑实现市域1小时交通圈、青烟威2小时交通圈的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依托国家高速干线公路形成连接青岛—烟台—威海的区域主走廊,依托山东省级高速干线形成青岛—威海、潍坊—荣成区域主走廊,承担区域内和跨区域的长距离出行,规划建设区域内威海—大水泊—石岛、威海—成山、荣成—文登—潍坊、文登—烟威快速路系统,形成青烟威沿海城市群内部联系交通走廊,服务区域内部客货运输。

  相关链接>>四区域定位“锁定”威海大交通

  □本报记者 于超

  此次《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的交通系统规划,针对威海城市在不同区域中的城市功能定位,按照全国与环渤海经济圈层面、山东省域层面、青烟威区域层面、威海市域层面四个不同层面,结合威海不同的城市定位,具体确定对外交通的分层目标和发展策略。

  在全国与环渤海经济圈层面,我市作为经济圈主要组成城市之一,又是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度假地,对外交通具体目标是构建以航空、高铁为主的高速对外客运体系和以海运为主的大容量货运体系。其发展对策是明确威海机场的省级干线机场定位,大力拓展国内航线,增加、加密与韩国的通航城市和航班,建设机场与城市快速路联系的机场快速路,形成市区与机场的快捷联系。通过青烟威城际铁路连接胶济高速铁路,形成与经济圈国内中心城市的高铁快速连接。定位威海港为经济圈主要港口之一,扩建威海新港区,努力争取中韩轮渡项目,大力发展与韩国的货运航线。

  在山东省域层面,我市的城市定位是省级中心城市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组成部分、山东省的出海口之一。依此将构建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的快速对外客运体系和高等级公路为主的快捷货运体系。其发展对策是续建青威高速、荣潍高速,与全省高速公路网衔接,形成高速公路与全省主要城市的高速公路通达。力争早日建成青烟威城际铁路并与国家高速、城际铁路网连接,形成城际铁路与省内济南、青岛、烟台等主要中心城市的快速联系。新建、完善现在高等级公路网,形成面向威海港腹地的公路集疏运网络。

  在青烟威区域层面,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威海将构建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为主的快捷客、货运体系,支撑区域的一体化发展。除现有高速公路外,及早规划和预留到青岛、烟台的公路第二通道,以作为未来区域间主要的货运通道和对现有高速路的补充。及早规划和预留威海与青岛的城际铁路,形成区域三个中心城市的城铁直接联系。统筹协调发展三个城市的机场和港口,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在威海市域层面,依据市域中心城市和“金三角”组合城市之一,构建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为主的一体化区域运输网络,加强威海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其发展策略是以城际铁路连接荣成、文登、乳山三个县级市中心,以高速公路连接荣成、文登、乳山,以高速公路和快速路连接文登、荣成两城区,通过城铁、高速公路、快速路支撑“金三角”组合城市的形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