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受到资源、能源紧张的制约和空间的局限,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期建立服务经济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就服务经济内部而言,也同样有个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型的问题。服务经济的重要领域商贸流通业,多年来零售高度发展、批发萎缩不前的状况应尽快改变了。
商贸结构不尽合理,大流通体系尚未建立
上海商贸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在全国起步最早。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率先开始零售业的合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连锁业态和经营方式,掀起了一股连锁经营的热潮,并很快席卷全国。
然而,这股浪潮的后续推进却出现了两个问题:其一,商业经营的变革不光是一个业态形式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内在本质,在于营销理念和运营机制,恰恰这方面,不少国内商业没有深入下去,经营的主要手段还是“收租金”、“收取进场费”。其二,国内商业对连锁经营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仅限于超市、大卖场、百货等零售业态。其实不然,世界上大的跨国连锁公司如沃尔玛、麦德龙等,运用网络化的通讯与现代供配送系统,掌控着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商品流量,沃尔玛2006年的销售额高达3511亿美元,远远超过百联集团的770亿元人民币。面临着跨国公司运用采购、并购、网点扩张、做断供应链等大肆抢滩的多种手段,上海国内商贸批发体系显得压力重重。
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也没有产生类似沃尔玛、麦德龙那样大规模流量经营的商家巨鳄,但却崛起了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流量经营模式,那就是遍布全国城乡的专业市场。从服装到小商品,从家电到建材,从食品到日用品,从原材料到工业品、消费品,几乎所有的商品物资都经由各种专业市场流进流出。据统计,全国现已拥有9.5万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过3万多亿元,上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有1万多家,已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批发市场体系。
相比浙江省、江苏省,上海的专业市场发展缓慢,在全国的50强专业批发市场中一个都排不上。2006年,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包括集贸市场)1020个,全年成交额3348亿元,甚至不及同年全市的商品零售额,后者是3360亿元,而浙江省去年专业市场交易额是零售额的1.5倍,超出近3000亿元。
以专业市场为本土特色的流通模式,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商品的积聚效应。一个大规模的专业市场,往往犹如一个巨大的引力场,将同类商品的经销商、代理商、生产商、加工商、批发商都吸引过来,从而形成该类商品最广泛的积聚,使得四面八方的买家都来此选购,酿造成买卖兴隆的盛况。其次,能形成产业链,满足“一站式”的采购需求。往往一个专业市场,具有显著的行业特性,即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产品要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整。再者,能促进加工制造业。专业市场的周边往往附带产生同类产品的加工生产企业,以满足源源不断的市场交易需求。
另外,专业市场有着广泛的带动效用,除了带动商贸洽谈、会展、商务办公、物流配送之外,还能带动银行、保险、会计、咨询、律师、商检、货运代理、海关等商务活动,同时也带动餐饮、宾馆、酒店、交通、购物、旅游以及房地产开发等,其综合效应能大大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一个上规模的大型专业市场往往成为国内外贸易的中转站和枢纽点,不可忽略专业市场繁忙的交易和川流不息的人流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专业市场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就业,形成价格和信息中心,引导企业生产,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丰富市场供应,提高人民收入和繁荣人民生活以及协调区域发展等方面都功不可没。
优化贸易结构,构建大流通体系的主要抓手
上海要建成国际贸易中心,光有发达的零售业还不够,必须发展大贸易、大流通、大批发、大采购,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大容量、大跨度、国际化的流转。
商品大容量的流转,直接关系到市场交易的深度和广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流通力的重要标志。商品流量不大,或者说能够使得商品充分流动的大流通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将直接影响工厂产品的及时流出并扩大销路,成为扩大再生产的瓶颈,同时也制约着现代分销体系的建立和先进流通方式的推广,从而在根本上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所以,要以战略眼光,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高度,以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战略目标,以迎接2010年世博会的迫切需要,加快上海商贸运营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加快上海商贸大流通框架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大流通商品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重组批发业、培育大批发企业、推进品牌代理和分销系统、提升专业市场、建设配送中心、促进会展业、发展电子商务等等,但很显然,如果全面铺开,平分用力则难以短期见效,尤其是面临周边日趋紧逼以及国际化商战的竞争局势,将越来越陷于被动。所以,应该寻找一个抓手——专业市场,但决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初级市场,而是在吸收了当前全国发展到高级形态的专业市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理念、信息技术,吸纳世界先进经验,依据上海特点而创立的一种全新大流通模式,这就是通过打造一系列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大型展贸交易平台,在上海建立起沟通海内外的各种商品和物资的集散基地。
这种展贸平台以国际化海港、空港口岸为依托,以物流为基础,以展示、博览为先导,以设计、研发为后盾,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批量采购、集中供应、厂家直销、接单加工、电子商务、拍卖交易等为主要经营方式,形成一个多功能、全方位、强辐射、网络化的大型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这种全新的业态模式不是海市蜃楼,它有客观需求和催生的条件,它是市场经营方式从低级到高级的自然选择,是一种高层次的交易市场,是分散的小批量的商品流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大贸易、大流通的必然转化,是适应全球资源整合,发展国际贸易,服务于跨国采购的战略需要。
这种新颖业态将商贸经济中各种业态的长处聚合在一起,我们可以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分散地看到这种业态经营模式中的所有痕迹。它将会展、博览演化为常年展示,将“楼宇经济”在更大的供需平台上进行集纳,将设计研发力量汇聚在一起,将电子商务引入实体市场,将产供销融为一体,将拍卖、直销中心、导购中心等新颖方式与传统市场形态进行衔接,将商流、物流、信息流进行聚合,以及多种经营方式的组合:出租出售经营和自营的结合、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结合、现货和期货的结合、主体功能和服务配套的结合等等。
大型展贸平台可以和跨国采购中心相结合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布全球。由此也带出了“跨国采购”的概念,许多外商纷纷涌入中国采购商品,上海成为他们的前沿阵地。跨国公司设在上海的采购机构从2002年的70家发展到目前的300多家。
上海市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加快推进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专门成立了上海跨国采购促进中心,协助国内外企业产品直接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网络。
大型展贸平台和政府采购中心相互融合,意味着最佳的资源优势组合,而政府跨国采购中心找到了一个坚实的载体。作为一个承担跨国采购的国际性展贸中心,还必须特别注重某些方面的建设:
——必须具备国际展览中心的功能,硬件上具备设施一流的展厅、多功能会议厅、多媒体演播设施和同声翻译、中西餐厅以及会议酒店等,软件上建立展贸营运平台、信息交互中心、管理中心、商务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多国语言翻译中心等。
——政府的职能和服务机构如工商、税务、海关、检验检疫、外贸、船务、货运代理、质量认证、金融、保险、通讯、会计、法律服务等应该进驻。
——展贸平台应努力建立幅员广域的客户网络,并通过类似会员制俱乐部的方式将他们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展贸平台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现实市场和虚拟市场的相互交融,互相促进。要充分运用上海跨国采购网,建立跨国采购商业信息与咨询服务网站,以独特的方式提供经济发展指导性信息与个性化定制等增值服务,紧抓跨国采购主题,整合资源,动态开发。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商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