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五大对策优化外贸结构

2007-12-7 12:1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2008年必须坚持内外协调,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次会议在外贸上的提法保持了政策的联贯性,即改善贸易结构和减缓贸易顺差仍是近两年的重要任务。但今年突出的一点就是协调,继而强调了平衡、创新和提高。特别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强调了内外经济的协调。 
  今后几年,中国经济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就应从优化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入手。 
  第一、大力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有品牌的产品,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建设品牌促进、品牌评价、品牌推广、品牌保护四个体系,搭建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平台和通道,推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出口名牌。 
  第二、大力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 
  为减轻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对耗能过大的产品出口,要取消出口退税并适当增收资源税,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出口产品应增收环境税。 
  第三、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健全重要资源的进口机制,尽快制定和实施石油、铁矿砂、铜精矿以及粮食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战略,建立石油和其他战略物资的储备体系,努力开辟稳定、顺畅、安全的多种进口渠道。抓住当前国际石油价格回落的有利时机,适时扩大原油进口,充实国家石油战略储备。 
  第四、继续调整进口商品结构,增加高科技含量进口商品的比重 
  要改善外贸商品结构,客观上要求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必须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同步。一是要注意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品种和特色上的互补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要增加科技含量高的进口商品比重,充分提高我国可利用的技术存量,学习并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 
  第五、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贸易方式符合中国国情,在促进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际产业分工趋势和我国发展水平来看,加工贸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有发展空间,但是也存在加工链条短、增值率低、获得利益少、容易加剧贸易摩擦等问题。因此,急需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上下游延伸,尽快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