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东盟:建设大港口带动经济大飞跃

2007-12-29 13:0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广西,港口经济已获得长足发展,目前在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更是风生水起,港口经济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要形成经济发展新一极,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正在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港口经济,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用好内力,借助外力,以有力推进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对于梧州市来说,随着洛湛铁路、桂梧高速公路、南梧高速公路等高等级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以及西江航道的扩能整治,梧州机场复航,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呈呼之欲出之势,大进大出发展大物流、促进大流通的基础条件日益完备。同时,长洲水利枢纽的蓄水,增加了大量的可建港的深水岸线,港口建设将迎来重大突破性发展的机遇,客观上更需要加快梧州港航和港口物流的建设,促进梧州的发展。
  
  港口建设宜快不宜慢 
  在这股港口发展升温的浪潮中,梧州市不能置身度外,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加紧谋划如何做大做强内河港口大文章,以大港口促进重大项目建设,从而带动经济的大飞跃。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全市上下已逐步形成了发展大港口、临港工业以及港口物流,来加快梧州实现经济提速发展步伐的共识。市长余远辉在多次会议上指出,通过建设大港口,能够促进梧州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工业和大物流基地建设,以达到“以港强工”、“以港兴市”的目的。 
  市经委主任潘小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大项目需要大运量的运输工具,而梧州正好有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建设好港口,能极大地带动大项目落户。而且,我市正在探索建立龙圩、塘步、埌南、新地环型工业经济圈和苍梧至藤县、苍梧至岑溪公路沿线城镇经济带,这两个经济圈(带)距离规划中的赤水港码头都不远,可以与港口建设相互促进。 
  市发改委副主任郭方明同样赞同加快港口建设。在他看来,梧州市立体交通体系形成还需要三至五年时间,现在开始加快港口建设步伐,实施“以港兴市”策略,等规划中的港口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时,刚好是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的时候,这样一来,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就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发展。 
  然而,要做好梧州港口这篇大文章并不容易。梧州市交通和经济界人士认为,当前要提前抓好大港口建设规划,建好承担物流和工业项目的载体,以适应今后港口建设的需要。一方面应该加快航道整治工程,争取“十一五”期间基本形成以西江为主通道,与桂江干支相连、通江达海的水路交通网。另一方面,则是应该加快推进梧州的港口、码头建设,形成大吞吐能力的现代化港口码头,同时配套完善的港口服务设施,提高吞吐能力。此外,还应该加快港口工业区建设,利用港口资本、技术、人口集聚能力较强的优势,发展各类专业码头,形成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临港工业基地,培育沿江石化、造纸、能源、冶炼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有关人士认为,要加快大港口建设,有两项基础工作必须抓紧。其一是合理定位港口功能。梧州港应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件杂货、能源和矿建材料运输为主,相应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兼顾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港口。其二是科学规划港口布局。我市可以考虑按照《梧州港口总体规划》的框架,将港口建设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证港口重点工程建设用地。同时,要在港口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开发和利用岸线资源,以港口建设促进沿江工业园区发展。 
  依托港口建设物流基地 
  现代物流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聚积和扩散的基础,而交通与港口是形成物流基地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随着公路的东联西接、铁路的不断延伸、水路的通江达海,我市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的日益完善,加工制造基地的加快建设,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梧州市要打造区域性物流基地,首要任务就是努力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形成较大的对外贸易额,有足够多的货品“流”出去,才有足够多的原料“流”进来,从而带动与之配套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企业。其次是做好统一规划,努力使水陆空基础设施体系与周边城市很好衔接,“两头延伸‘一角(珠三角)’、‘一湾(北部湾)’,出边出海”,最大限度地优化物流运营成本。 
  与此同时,梧州市还应该加快物流园区及各种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重点发展商贸、农产品、旅游产业、医药、工业等现代物流业,着力打造形成具有特色的物流基地。在大力发展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方面,应该在扶持本地重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参与我市物流建设和经营,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国际通道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中转站。 
  ——全力打造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工业,构建港口物流平台。结合腹地及梧州实际,以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码头建设为重点,发挥中心港口的龙头作用,建立临港工业园区,围绕赤水圩作业区码头为中心的港口,实现区港联动,形成现代化临港工业基地。同时吸引腹地优势资源向临港工业园区集中,形成并提高工业园区产业规模,以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尽快形成产业群。重点发展临港加工业、临港重化工业,特别是以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或一头在外的产业产品。 
  ——积极拓展仓储、包装、配送及临港旅游业,实现港口建设与临港产业良性互动,形成区域性大型物流中心,有效聚合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推动城市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以港口的发展带动经济。
  
  ——加快港口通道建设,为增强港口辐射提供支撑。继续加快西江航道梧州段的整治,协调广东省加快界首至肇庆航道整治工程实施,提高出海通道等级。到2010年,梧州至广东肇庆航道建成能够通航2000吨级船舶的出海通道。同时加快桂江航道的整治,提高航道等级标准,把旺村电站至桂江口建成Ⅳ级航道,同时推进北流河Ⅴ级航道规划和整治。 
  梧州,这座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商埠,其发展历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因水而兴。在发展港口经济的新机遇面前,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地再认识自身的优势,大力实施以港口带动经济的发展策略,一定能够又好又快地把梧州港建设成优势明显的全国内河现代化大港。(肖苗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