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运难以抗衡规模物流

2007-11-28 15:5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讯 一些小货运酝酿退市,实属无奈之举。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高油价等因素抬高了货运物流业的经营成本,“买辆货车就可以养活一家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市货运业正经历着市场残酷的“优胜劣汰”,抗风险能力高、资源集约化利用的规模物流企业明显更胜一筹。
  莱山区的姜胜国2001年毕业后便买了一辆小货车,在当地租赁了一个门头干上了货运、搬家等杂活。姜胜国说: “当时觉得货运业门槛比较低,只要勤快点、肯卖力,忙活10天挣的钱就够上班一个月挣的。”令他难以预料的是,这两年货运生意居然一年比一年难干, 原因正是“干这行的太多了,成本也在提高”。其实,像姜胜国一样感到困惑、无奈的小货运业主不在少数。
  上世纪末以来,由于货运业入市门槛低,一度吸引大量的入市者,在一定时期内既解决了一部分人就业、又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堪称“双赢”。当时,一些小货运往往只有一两辆车,只要租赁个门头、招三两个人便会注册一个公司,可以干货物配载等类杂活。但是,这种粗放化的运作方式也带来“小、乱、弱”的弊端,譬如揽货源能力差、诚信度不高、抗风险能力低等。在成本飙升、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些小货运既竞争不过诚信度高的物流公司,又担心客源流失而不敢抬价,最后还是得从自身做起来降低成本。
  势单力薄的小货运如何降低成本?业内人士介绍,他们降低成本一般的方法是到外省注册车牌以少缴规费,少聘一个司机以降低人工成本。货运业风险较大,一旦发生大事故往往是一家人一辈子的负担,所以正常情况一辆大货需配备至少两名司机,只配备一名司机必然导致疲劳驾驶,风险增大。
  与之相对应,一些规模物流公司则重视市场调研和品牌塑造,重视自身运输能力、信息网络等的建立。幸福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自豪地说:“我们有自己的信息资源库,有自己的维修网络,人力、车辆可以集约化利用,也更容易赢得大客户的信赖。很多小车主都分包我们干不完的活儿!”
  我市货运行业有八成属于小货运,他们如何从残酷竞争中“突围”,值得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