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吃螃蟹的港口”——天津港

2007-11-19 13:3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作为国家港口体制改革中“第一个吃螃蟹的港口”——天津港,从昔日一个盐碱荒滩发展成今天的一个世界第六的3亿吨大港。近40年来,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于汝民见证了天津港发展的每一步。 
  走在时代的前面
  1984年以前的天津港,是交通部直属企业,货源靠国家统一分配,靠国家“给饭吃”,处于国家“要我发展”的态势。
  19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对外贸易迅速增加,全国沿海港口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压港压船的局面。作为国家资源配置的枢纽,天津港压港压船现象严重,最多时100多艘船堵在港口,货进不来也出不去。1984年,中共中央做出决定,天津港下放到地方,实行“以收抵支、以港养港”政策。
  作为全国港口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军,天津港该如何来突破制约自身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在无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天津港迈出了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步:顺利向世界银行贷款及成功开发第一笔煤炭业务,实现了谋求发展的第一阶段。
  随后,在1990年代,基于对国际经济走势、国际海运业发展趋势及国内港口之间竞争的准确预判,天津港又率先进行了老码头升级改造和大规模投资建设新的专业化集装箱泊位和大宗散货泊位,从而为天津港抢抓机遇、实现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矗
  进入21世纪,在2001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不久,天津港又开始思考如何实现不断拓展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在对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资源进行评估后,天津港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港的新的发展战略。目前拥有全国最大保税港区的天津东疆港区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今年12月上旬将实现首期4平方公里的封关运作。
  与众不同的追求
  实现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不断增长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但天津港并没有把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惟一追求,而是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
  天津港究竟是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的呢?于汝民用一个例子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990年代中期,当许多企业在改革、改制中提出了减员增效时,天津港却提出了“无过失不下岗”的口号。“一个职工下岗了,对天津港这样一个拥有2万多职工的企业来说,虽然只是两万分之一,但对于下岗职工和下岗职工的家庭来说,那就是百分之百。如果下岗,首先要让经营者下岗,因为你没有能力把企业这块蛋糕做大,没有能力解决好企业和员工的生存发展问题,这个责任不应该落到员工身上。”
  正是因为这个与众不同的追求,2002年上任天津港务局局长时,于汝民表示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天津港的每位员工都住上新房子、开上私家车”,时至今日,这一目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天津港员工人均工资“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4%,一半以上住上了自购商品房,大约30%的人还开上了私家车。2003年,天津港还为离退休人员花3亿元购买了保险,为老工人提供晚年安逸稳定的生活,享受港口改革的丰硕成果。
  拒绝平庸的激励机制
  除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于汝民也强调拒绝平庸、鼓励创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天津港在生产实践中始终注重营造拒绝平庸、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树立典型、褒奖先进、提拔重用的方式,不仅起到了彰扬卓越的作用,更为天津港培育了众多卓越的人才。在天津港的许多基层公司,还实行了“首席员工制”、评寻五星级班组”、评寻金牌员工”及“文明员工标兵”等制度。
  在天津港,凡是能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都能得到重奖,凡是那些在工作中有思路、有能力、有业绩的员工都会得到提拔,而不论资排辈。这样的激励机制,使追求卓越不再是对少数人的要求,也不再是少数人的追求,有利于培育更多更高层次追求卓越的人才。
  和谐的统一
  于汝民的经营哲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和谐。
  在天津港生产大军中,有1万多名来自山东、河北的劳务员工,对此,天津港提出了农民劳务工与正式员工的“四个一样”:政治上一样平等、工作上一样要求、管理上一样严格、生活上一样关心。此外,还出台了专门政策,明确劳务工组织问题,并让他们比正式员工更早地享受到了带薪休假的快乐。
  正因为此,当新闻媒体频频报道国家领导关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时,天津港的劳务员工不但不用为工资发愁,而且已经搬进了专门为他们兴建的“蓝领公寓”,公寓设备齐全,每名农民劳务员工每月只需交纳37元,其余80%费用由天津港承担,仅此一项港口每年要支出800多万元。
  不仅是在人文上追求和谐,在生产上,天津港也是力求和谐。2003年天津港向社会做出了“建设生态港口,共享碧海蓝天”的承诺。几年间,天津港共投资60多亿元来建设新的专业化煤码头、矿石码头以改变对环境构成污染的传统煤、矿作业工艺。通过实施“蓝天工程”、“碧海工程”、“生态工程”,改善港区面貌,并将今年确定为环境年,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充分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