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出口量趋降 钢价将小幅波动

2007-11-13 13:2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效应的渐显,今年8月、9月我国钢铁产品出口数量增幅逐步回落,第四季度国际国内双边拉动消费的格局将逐步转为国内市场单方拉动。”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0月31日召开的2007年第四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上,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对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第四季度行业运行态势做出预测:钢材、钢坯折合成粗钢的出口总量将同比下降,钢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将得到抑制;钢材价格基本稳定,小幅波动。
  全面取消出口退税尚未提上日程
  自从去年9月15日以来,国家相继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大面积调整,钢铁行业首当其冲。受政策预期的影响,钢铁企业抢出口导致国内钢材出口数量不降反升。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9月,我国出口钢材4952.21万吨,同比增长73.2%;出口钢坯596.65万吨,同比下降2.64%,钢材出口呈高增长态势。1~9月,钢材、钢坯出口、进口相抵并折合成粗钢,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当于增加净出口粗钢2347万吨。
  近一段时间,相传国家相关部门或将全面取消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加征部分品种的出口关税的言论不断。
  作为国务院税政专家委员会委员,中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明确表示,出口退税全面取消尚未提上日程。而按照惯例,国家明年肯定会根据钢铁行业进出口贸易形势,对税则、税目做出相应调整,但政策出台时机与力度不宜提早对外透露。
  对于上半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所取得的宏观调控效果,中钢协表示肯定。罗冰生介绍,政策效应已经发挥明显作用。统计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同比增幅达146.48%,8月份回落到39.52%,9月份再回落到9.14%。如果把9月份钢材、钢坯出口折合成粗钢与去年同期比较,今年9月出口粗钢507.84万吨,比去年9月减少31.81万吨,下降5.9%。
  据预测,今年第四季度我国钢材、钢坯折合成粗钢的出口总量,将会比2006年四季度下降,钢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将得到抑制。在钢产量方面,预计2007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4.8亿吨,比上年增长14%;高炉生铁产量4.65亿吨,比上年增长12.4%。
  根据相关机构近日公布数据,预计今年全球国际贸易的钢材量占当年全球钢材生产总量的40%。罗冰生强调,我国仍坚持钢材生产以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钢铁产品的品种、质量与数量需求为主,即我国仍坚持将出口量与国内生产量的占比控制在10%左右(今年1~9月的占比为12.23%)。
  中钢协表示,因今年1~8月我国钢材出口高增长,预计今年钢铁产品最终出口量与产量占比可能达15%,2008年出口水平将低于2007年,占比将控制在10%以内。
  第二批淘汰落后产能责任书11月签订
  继国家发改委已与河北、山西等10个主要产钢省(区、市)政府签订了第一批《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后,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熊必琳在近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上透露,11月份,国家发改委将与天津、内蒙古等18个省(区、市)签订第二批《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届时,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据介绍,今年前9个月,我国钢铁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了初步成效,大约淘汰了任务要求的30%。按规划,2007年底我国将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共计7235万吨。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总量扩张的趋势还未根本改变,抑制盲目投资、防止新铺摊子,推进钢铁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仍然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同时,推进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也是推进全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
  罗冰生表示,目前钢铁行业淘汰落后的最大问题仍是缺乏有效的落后钢铁产能退出机制。据透露,中钢协的调研组正在调研,进而会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以进一步推进钢铁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
  成本上升使钢企盈利水平下降
  目前,国际市场、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发展变化基本保持同步运行。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9月末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5.14,比年初上涨9.5%;国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70.4,比年初上涨1..45%。据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仍将保持这一态势,钢材价格基本稳定,但存在小幅波动的现象。
  中钢协分析认为,今年年初以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之间一直存在较大的价格差,钢材综合价格指数9月末国内市场115.14,国际市场170.4,两者差距达32.43%,今年四季度这一价差将会继续保持下去。
  由于国内、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总体呈上升态势,1~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实现利润均呈增长态势,企业经营生产状况总体良好。
  与此同时,受原燃料、运费涨价等因素的影响,今年1~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具有代表性的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同比上升幅度达到11.33%。加上企业管理费用上升30.93%、财务费用上升42.05%、销售费用上升33.37%,钢铁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成本上升压力。
  也就是说,在钢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大中型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呈逐月下降趋势。
  今年3月,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9.65%,以后逐月下降,8月份降至6.28%、9月份6.79%,分别比3月份下降3.37、2.86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罗冰生表示,大中型钢企9月份的销售利润率大体与钢企长期贷款利率持平,钢铁企业应提高警惕,作好战略调整。
  相关报道:上期所正筹划推出钢材期货
  中国期货市场有望再添新品种。中国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日前表示,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在筹划在时机成熟时推出钢材期货。
  据了解,今年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和中钢协主要领导以及发改委的有关部门分别组成考察团,到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和大阪以及印度孟买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为中国推出钢材期货做前期准备。
  上海期货交易所曾在1994年初推出过直径6.5毫米线材期货合约,但由于当时国内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交易量大、流通性强的期货大品种缺乏良好的运作环境,该期货上市后出现了过分投机的违规现象。1994年3月,线材期货交易被终止。
   2005年,全球钢价暴涨暴跌再度引发国内推出钢材期货的呼声。业内人士认为,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能为企业提供规避价格风险的工具,同时还能提升中国作为世界钢材第一大消费国在钢材定价上的话语权。但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仍然认为,当时推出钢铁期货的条件不成熟。此后,钢铁期货的推出一度陷入停顿状态。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期货市场追兵四起,重启钢材期货的声音渐起。罗冰生表示,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很快,目前已经成功推出了铜、锌以及乙烯等期货品种。中钢协主张,在成熟时机下开展一些钢材期货试点,具体品种应当先易后难,最好先从普通线材和螺纹钢开始,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据其透露,证监会也主张尽快推出钢材期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表示,钢材期货可以在适当时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予以推广,关键是不要对市场产生大起大落的影响。戚向东表示,推出钢材期货的方向是肯定的,具体品种上会选择先易后难。据了解,目前相关工作仍在推进,但钢材期货产品何时推出还要看进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