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港口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准

2007-10-25 8:4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历时3年,4易其稿,10月22日,马鞍山港口总体规划终于通过国家批准,从而成为我国港口体制改革以后全国内河港口总体规划被批准的第一家港口。 
     马鞍山港地处皖江经济带,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和马鞍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区域综合运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鞍山市和皖东部分地区发展临江、临港工业的重要依托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马鞍山港自1958年建港以来,共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建港初期,完全依赖于肩挑人抬的密集型作业,职工人数最多时达4600人;第二阶段为长达40年的相对停滞阶段,年吞吐量一直徘徊在200万至300万吨之间;第三阶段为“十五”计划期间,港口呈跨越式发展局面,2000年,港口吞吐量为630万吨,2002年突破1000万吨;2005年突破2000万吨;今年1至9月,吞吐量达到2500万吨,年突破3000万吨指日可待。
         2004年,马鞍山港成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从此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2004年,新成立的港口管理局着手编制《马鞍山港口总体规划》,本着“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规划了到2020年期间该市港口的发展和建设目标。根据批准后的港口总体规划,马鞍山港口将发展成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产成品运输和内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旅游客运,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等功能,并逐步拓展现代物流、商贸和旅游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到2020年,港口吞吐量将达到8100万吨。
        据了解,在被批准的港口总体规划中,新批了江心洲港区,从而大大弥补了马鞍山市港口岸线的不足,新批准的江心洲港区,岸线长度4900米,使马鞍山市的适建港口岸线由20公里延长到25公里,为该市港口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