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钢铁物流业面临融资困境

2007-10-23 15:3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上海的钢铁物流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国际的先进现代物流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形成这种的差距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上海钢铁物流业面临融资困境。
    据业内有关方面人士调研和分析,在2005年,上海地区的钢铁服务业企业就已超过6000家,建成逾200家专业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上海有近60家专门从事钢材交易的专业市场,年交易量超过5000万吨,约占全国交易量的六分之一,钢铁原料采购与产品流通服务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
    然而,上海地区钢铁物流业存在着发展缺乏全局性的科学规划,市场信息不够流畅、交易成本过高、产业集中度低、合作大多停留在初步合作阶段的情况。而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缺乏资金,钢铁物流企业的融资困难严重制约整个钢铁物流业的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钢铁物流业对资金的需求较大,物流企业从生产厂家获得资源基本上需要全款资金,因此资金的占用量特别大,周转时间也长。而钢铁是基础生产资料产品,单位价格比较高,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产品,资金问题依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再有,时下上海地区的钢铁物流业中,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比例很高,钢铁物流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钢铁行情波动大,银行不敢轻易贷款。钢铁物流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及财务管理不规范,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提供抵押担保能力有限,缺乏审计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银行难以掌握企业家底,造成贷款相对较难。
    如何解决钢铁物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和融资难的问题?业内人士提出,从钢铁物流行业的特征来看,要破解企业的融资瓶颈,必须大力发展担保业,建设好专业的担保机构。其次,银行要大力开发适宜钢铁物流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简化贷款审核程序,积极探索对商业银行开展对中小企业贷款给予贴息或风险补偿的有效途径,提高对钢铁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比重,推进银行依托担保机构开展的担保贷款业务。第三,物流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和营销能力,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提高企业诚信。第四,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行业准入标准、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引导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要发展钢铁物流服务业,必须通过优化统筹规划,加大协会支持力度,加强钢铁物流服务业企业与钢铁企业间的合作以及加快钢铁服务业信息化建设。由于钢铁物流服务业是以钢铁业为连接点,所以,可以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依托钢铁制造业集聚扩大钢铁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同时,还可以使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促进钢铁企业与钢铁物流服务业企业之间的联动,强化信息沟通和中介协调功能,促进企业规范自律,推动钢铁物流服务业市场有序、规范、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打造一个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促进钢铁服务业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带动和促进钢铁物流服务业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