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杰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农村物流发展已成大势,那么农村物流中的 “最后一公里”难题能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迎刃而解呢?今年两会有哪些新观点新政策,将会推动农村物流 “最后一公里”的建设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出,要发展冷链物流,帮助农民增收,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其实对农村物流关注的不是只有刘永好,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以及民建河北省委专职副主委范社岭都为农村物流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建议。足以可见,农村物流发展已成大势。那么农村物流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能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迎刃而解呢?今年两会提出了哪些建议,将会推动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建设发展?
“最后一公里”配送难成为农村物流发展阻碍之一
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离不开方便快捷的物流。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通达的物流网络,电子商务就无从谈起,而这恰恰是农村地区的突出短板。农村物流作为联系城市和农村、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不仅关系到农民的“买难”,还关系到农产品的“卖难”。如何走好乡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点。
据记者了解,限于农村地广人稀、物流点多量小、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企业经营没有经济效益等问题,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仍不畅通。虽然
快递服务营业网点在乡镇一级的覆盖率有所上升,中国邮政集团的网络也基本遍布城乡,但在乡村也仅能保障邮件的投递,车辆、人员配置、配送时效和费用都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快捷的要求,存在着
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另外,“四通一达”等社会第三方物流目前也只能服务到县,所以发展农村电商,延伸物流的触角、前置仓储的布点是必须要攻克的难关。
事实上,快递物流成本高企、价格不透明一直困扰着农村电商的发展。由于不仅要链接为农民服务的商家,还要嫁接农户和农产品,工业产品下行和农业产品上行双向的物流配送能力都令人担忧。
有专家分析称,对许多民营
物流企业来说,村镇快递布点成本过高,出于利润考虑大部分物流和快递公司都不愿意涉足村镇快递网点建设。而乡村物流又多以收发农产品为主,一些季节性较强的生鲜产品往往对物流配送有更为严苛的要求,这进一步加大了物流的难度。该怎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近年来,电商企业纷纷使出了自己的招数。比如,菜鸟网络农村物流宣布搭起了一张覆盖460多个县、2.1万个村的农村物流网络。而京东集团也计划在今年底使其物流覆盖40万至45万个村,并试点用无人机在农村地区配送快递。
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在哪?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国家发布了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简称《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15次提及农村物流。足以看出,发展农村物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改变当前我国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现状,是一个长期得艰巨得任务。“物流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长年关注农村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深有感触,“如果不能打通农村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即使移动互联网覆盖了中国的每个角落,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也无法弥合,经济鸿沟就会越来越深。”
据记者了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发展滞后主要归结为以下原因:第一,农村人口密度低,如果快递设置的点太多,则成本太高;如果服务点太少,服务又难以满足;第二,农村腹地交通条件差、结构分散、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第三,农产品种类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也就难以形成品牌,产品“走出去”难度十分大。
全国政协委员、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贺盛瑜介绍,农业、农村发展还存在着农产品的物流基础设施问题、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生鲜农产品损耗率高等问题,是农村应用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一大瓶颈问题。另外,信息进村入户、电子商务进农村、冷链冷库建设等针对农业农村的示范工作持续推进,为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各类示范工作的总结性评估工作不足,需要总结经验,提炼模式,加强推广和引导。“不仅是农村物流,城市快递的“最
后一公里”服务短板也日益凸
显,主要面临网点安家难、车
辆上路难、进门难、员工雇佣
难的‘四难’问题,已成为制
约高发展质量的突出瓶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邮政局普遍服务司司长马旭林委员说。
物流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代表牵挂的问题,他曾多次建言现代物流建设。对于“最后一公里”问题,他表示,现在的快递箱和快递自取点在有些地方已经建立,我觉得还要构建低环境负荷的循环物流系统,有条件地发展共同配送和夜间配送等方式。
两会代表“诊脉”后开出了哪些“良方”?
针对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潘碧灵委员提出建议,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商的特别政策扶持力度,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与项目,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避免各唱各调和一哄而上的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要从国家层面加大政策、规划与愿景等制定,引导京东、淘宝、天猫等国内大型电子商务企业走进深度贫困地区,建设农村电商平台或搭建深度贫困地区优质特色农产品馆,帮助其做好招商引资引智工作,促进各种电商平台、企业和体系有机链接,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电商生态。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通物流进村出村的“最后一公里”,重点进行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和农民电商技能培训,培育一大批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农民。“我一年要去十几个地方调研,这次两会带来的提案是在去年一年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关注的是物流建设问题,尤其是农产品上行过程中的物流设施建设问题。”3月6日,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说到自己的提案,贺盛瑜委员不自觉提高了声音。“看着车厘子烂掉但运不出去,真的很心疼种植农户付出的辛勤汗水。”贺盛瑜委员带博士生团队调研时发现,在中西部贫困县域,建立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已成为培育和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能力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她提出建议,强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贺盛瑜认为,未来可以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比如加强农村地区物流干线网络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冷链物流体系,避免盲目跟风投建,保障资金效率。“促进邮政、供销、商贸流通、交通、快递等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资源整合,建设一批农村共同配送体系示范等。“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机制失灵,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今年两会,马旭林带来了“加强快递末端公共设施建设”“将邮政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等4份提案建议。
针对农村物流建设,马旭林委员算了一笔经济账。他在提案中建议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出台对村级邮政服务点建设以奖代补的政策。每村建设1个服务点,约需投资2万元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表示,既要注重“消费品下行”,更要注重“农产品上行”,使农村电商末端配送网点不仅是配送的终点,更是农产品销售的起点。
谢德体建议,要抓住国家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的机遇,努力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等“硬瓶颈”,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发展物联网。
建设农村物流网络,难点在于农村人口分散,仓储与运力布局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对此,谢德体建议,要全力建设县(区)级物流公共配送中心,积极打造县域智慧物流网络平台,构建乡村末端物流线路共享系统,并与省、市级物流管理体系形成数据共享,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时效,努力降低物流成本。“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全力打造农村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才能全面、彻底地解决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谢德体表示。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