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车不如加私油,新国四不比老国三?

2017-4-6 2:43:56 来源: 编辑: 关注度:
摘要:因为,他去年买的一台6×4牵引车,本希望今年用来大赚一笔,可却偏偏天天在做赔钱买卖:只因看重低运价的货运市场,“老迈的”国三车现在更吃香…… 这怎么可能?通常来说,新车在性能和排放等方面都是越来越好,如何会败给老国三?《现代物流报·汽车周刊》记者经询问得知,干师傅所说的败给老国三车,是败在了油费上。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且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

有关部门检查中查获的私油

最近,在浙江跑专线的司机干师傅(化名)很郁闷。
因为,他去年买的一台6×4牵引车,本希望今年用来大赚一笔,可却偏偏天天在做赔钱买卖:只因看重低运价的货运市场,“老迈的”国三车现在更吃香……
这怎么可能?通常来说,新车在性能和排放等方面都是越来越好,如何会败给老国三?《现代物流报·汽车周刊》记者经询问得知,干师傅所说的败给老国三车,是败在了油费上。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且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被偏爱的私油
低运费下的司机宠儿
对于专线车主和司机来说,车辆运营过程中的主要成本之一就是油费。所以,通常在保证安全和时效的前提下,节油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不过,干师傅这次可不是碰上了节油高手,而是碰上了加便宜油的对手。
部分司机偏爱私售的柴油。
近年来,关于私油交易的新闻已然多如牛毛。据干师傅介绍,近日在温州的苍南县,他便看到有人用三轮车拉着小油罐车在售卖柴油。由于价格低廉,所以加这些油的货车也很多。
相比市场价格便宜1/3。
干师傅说,卖家报价柴油4.1元一升。要知道,这个价格比中石化一升6.17元的竞争力大得多。一升油相差2元钱,假设干师傅跑一次长途专线1000公里,正常油耗370升,他会比加私油的车辆在油费上多花740元。每个月跑10趟专线,就要多花7400元;一年12个月,就是88800元。对于赚钱异常辛苦的货运司机,如果一年油费能够节省8万多块,诱惑力自是太大了。
加正规渠道柴油是“吃亏”。
据干师傅所讲,由于这些私售油品比较便宜,国三车加这个油的比较多,自己的新车是国四产品,想来想去还是没敢加,因此在油费上只能“吃亏”了。干师傅的担心不无道理,据报道,这些超便宜的柴油,或不合规,或油品劣质,各方面排放指标都有可能不达标,对于车辆发动机等部件来说损害比较大,一旦使用,或得不偿失。
加私油的风险
“刚需”面前被故意忽视
私油屡禁不止,一定是贪图油价低廉的“刚需”作怪。那么,这些选用私油的司机师傅不清楚私油可能带来的危害吗?这里,我们先来简单总结一下危害有哪些:
一是损害喷射系统。“任何技术、设备的研发、使用都是有前提条件和要求的,就像人一样,温度高了低了都无法生存。”某车企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他还说,劣质油杂质多,含硫、铅等有害物质成分高,如果卡车加了劣质柴油,特别是采用电喷技术的国四以上发动机,整个供油喷射系统都会因此受到损害。
二是频出故障。
除了对喷射系统造成损害外,劣质柴油因在发动机内不能完全燃烧,容易造成积碳、冒黑烟、发动机动力不足等情况。长期使用酸度超标的柴油,可能对汽车发动机产生很大的腐蚀作用。
三是污染环境。
假劣柴油成分复杂,燃烧后会产生更多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更大。而且,事实也证明,私油问题不解决,风险就时刻相随。如:2014年,一辆河北籍大货车行驶至荣乌高速公路某处时,先是车尾冒出黑烟,后来车辆行驶无力,最后干脆抛锚。经查,原来是车主贪便宜,加了较便宜的劣质柴油导致。再如:2016年12月,30多辆卡车在加了重庆万州一家个体加油站的劣质柴油后,均出现启动困难、突然熄火等问题,不能正常运行。
此外,需要说明,一些司机敢于屡加私油,也因私油来源不同,部分油品并非差到不可使用。但是,必须讲明,私油以低廉价格为杀手锏,倒卖私油多存违法成分。倘若车主和司机购买非法渠道油品,如走私、偷盗来的油品,购买、使用或都面临法律风险。
遭“祸乱”的市场
压低运费成恶性循环
加私油不但对车辆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巨大危害,而且也扰乱了货运市场秩序,甚至对卡车市场的更新换代也有阻碍。
其一,对于一切以效率为先的货运车主来说,车辆一旦遇到故障,就有可能延误交货时间。为图一时便宜加了不合规的劣质油的车主,意味着为自己的车辆输入了不干净的血液,存在着不能按时送达的隐患。
其二,加了劣质油的车辆故障可以排除,但因故障间接酿成车祸,造成更大损失,则是害人害己。
其三,车主采购低于市场价三分之一的私油从事运输工作,为揽到业务,以低成本运营的车主定会通过较低运费报价来争取订单,这就易使行业陷入低于正常运营成本的恶性价格战中。
其四,老旧车辆通过加低价油品延长车辆使用价值,导致货运市场新车更新速度慢,一些智能化的高效运营模式和方案无法更好推广运行。
其五,加私油的行为在货运行业若不能被遏止,将使行业发展陷入更复杂的环境当中,对于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不利,影响物流标准化、模式创新等问题的解决。
屡曝光的私油
亟待整治和彻底规范
即便倒卖私油本身违法,且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仍有不少人冒险从事,更有车主和司机前来购买,这无疑是因利益诱导。
如此,怎样杜绝私油买卖,特别是根除私油黑色利益链,堵上油品销售的漏洞?对此,或可从如下三个角度入手:
首先,车辆厂商。
有车企人士向记者建议,要尽力做到两件事:
一是通过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向用户声明,要加合格油品,强调劣质油对车辆的损害,同时要使用户认识到,使用劣质油品对车辆造成损害的,会影响售后维修维护等服务;
二是呼吁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加强对油品的监督和检查并严厉打击私油交易行为。
其次,主管部门。
实际上,我国工商、公安等部门对劣质油源头以及交易的查处和打击从未停歇。2015年央视“3·15”晚会上对非法调和汽油作坊利用粗制石脑油、混合芳烃等化工原料来配置调和汽油进行了曝光,近日媒体又对西安一非法私油交易进行了曝光,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查处。
再次,车主和货车司机。
其要认识到私油交易是一种违法行为;还要认识到私油交易对车辆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危害;并应积极举报私油交易行为,共同为规范货运市场发展,创造良性的生存空间。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齐鲁晚报、搜狐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