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钢铁产能如何扬帆远航?

2017-4-4 8:49:59 来源: 编辑: 关注度:
摘要:“我们的钢铁企业在产能国际合作方面不仅要‘走的出去’,更要‘走的进去’,只有真正地融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和市场当中,钢铁企业的国际产能合作之路才能‘走的好’。这样我们的产能国际合作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3月22日,在唐山举行的中国... ...
“我们的钢铁企业在产能国际合作方面不仅要‘走的出去’,更要‘走的进去’,只有真正地融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和市场当中,钢铁企业的国际产能合作之路才能‘走的好’。这样我们的产能国际合作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3月22日,在唐山举行的中国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理事会上,中钢协副会长迟京东对到会的嘉宾如是说。
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副司长吴红亮,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全联冶金商会常务副秘书长王连忠和河钢集团副董事长李贵阳等来自国内外钢铁及金融、投资机构等超过300名代表在台下共同聆听了迟京东关于钢铁行业产能国际合作的思路和建议。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落地,沿线国家蕴含着超过2亿吨的钢铁消费,这为中国钢铁企业的转型升级、产能输出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从河钢集团成功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不到半年一举扭转连续7年亏损局面,百年老厂重焕生机到天津钢管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建设无缝钢管厂,贴近市场和客户,就近满足美国能源行业需求;从青山集团印尼中苏拉威西省青山工业园区一期镍铁冶炼项目建成到宝钢在泰国组建宝力钢管(泰国)有限公司。中国钢铁企业的产能国际化合作进程从未停下过脚步。
随着中国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成立,中国钢铁产能“走出去”迎来巨轮时代。作为中国钢企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河钢,在这方面显然已经取得了领跑优势。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钢集团已完成海外直接投资超过11亿美元,控制运营海外资产超过70亿美元,海外营业收入达到140亿美元。
据李贵阳介绍,到2020年,河钢集团海外营业收入要达到200亿美元以上,占集团总营业收入的30%以上。
那么,在产能国际合作的道路上,究竟如何才能实现迟京东所讲的既要走的出去,又要走的进去的目标呢?到会的嘉宾也给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在李新创看来,钢企开展产能国际合作必须充分考虑六个方面的要素:
其一,要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坚持互利共赢。
其二,总体上要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钢铁产能合作建设,但必须突出重点、稳步进行。
其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钢铁产能的主要模式应是立足于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合资、参股、并购等方式进行谨慎的对外投资。
其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钢铁产能的根本战略目的在于优化钢铁产业的全球布局,促进全球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钢铁产能应首先关注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区和其他少数具备潜力和条件的国家。
其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钢铁产能需要加强统筹协调,组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紧密协作的“联合舰队”出海。
其七,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钢铁产能的政策需求主要是规划先行、加强协调、完善政策、改善服务。总之,应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以优化钢铁产业全球布局、推动全球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为战略出发点,以先进适用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产融结合为战略立足点,深入推进一批在建项目、一批在谈项目、一批谋划项目。
迟京东则认为,钢铁国际产能合作应以对外投资合作为重点,带动装备、技术、管理和服务全体系合作;以合作对象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带动当地钢铁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在他看来,中国钢企在产能国际合作过程中必须提早补齐以下几个方面的“短板”:
一方面是急需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当前,国内钢铁企业有参与合作的能力和心情,对合作国家政策、文化、资源、市场、项目需求等方面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合作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有需要,但对中国企业的能力、水平、投资意愿等了解不多,双方缺少充分、及时交流、沟通的桥梁,要想推进产能国际合作,后期必须要保障信息交流的畅通性。
另一方面,据一些企业反映,从国家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政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着政出多门、“放”与“管”还在摸索中,原有政策与国际产能合作还需要有效衔接,企业已开展的海外合资生产,需国内企业供给原料,而国内出口钢坯等原料还实行限制性关税政策,甚至人员出国审批等具体事项尚需完善,以适应国际产能合作需要。因此,后期在产能合作过程中必须要有政府的充分政策支持。
除此之外,产能国际合作不是落实产能的转移,而是优势产能的共赢。多年来,海外工程承包和技术装备贸易红火,但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投入仍不足,特别是中国标准与世界标准急需加快融合,因此未来钢企的产能合作的过程中必须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多打造精品化的合作项目。
作为冶金建设的“国家队”,重工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国瑞表示,未来中冶集团将依托打造钢铁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和全产业链联盟集成平台,强强联合组建联合舰队为钢铁企业的产能国际化合作之路护航。
韩国瑞认为,在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中,只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全方位的协同,包括行业上下游、社会服务体系、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只有这样钢铁行业的产能国际化合作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在他看来,中冶集团最大的服务莫过于做系统的集成服务,是连接各方的一个服务性平台。据他介绍,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中冶可以利用自身全球产业年联盟集成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对接客户,进而把国内乃至全球先进的技术、装备、管理、运营服务等集成一体,为行业和企业服务。
敢向远洋拔头筹,勇立潮头唱大风。
对于中国钢铁行业而言,产能国际合作的窗口已经打开,只是前路荆棘与鲜花并存,一切仍需我们的企业砥砺前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