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制造业凭啥驶入“快车道”

2017-4-12 8:20:08 来源: 编辑: 关注度:
摘要:“为什么讲到德国都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好像是德国的专用词,而中国制造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实际上差了那么一点,就是挑战精神,吃亏精神。”在业界叱咤风云的董明珠曾一句话道出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家电制造业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长足发展... ...
“为什么讲到德国都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好像是德国的专用词,而中国制造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实际上差了那么一点,就是挑战精神,吃亏精神。”在业界叱咤风云的董明珠曾一句话道出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家电制造业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长足发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企业家们也许并不能完全左右未来发展态势的方向,但是却都承载着中国家电制造业未来的自信、希望、愿景和理想。
一口气出国买六个电饭煲,为何中国电器留不住“人心”?
一口气出国买六个电饭煲,为何中国电器留不住“人心”?
“中国家电制造业整体智能化及科技化偏低,跟美国、日本的制造水平相比我们至少落后了十年。2016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鞭策,更是对我们制造企业的要求。”石家庄格力电器小家电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王明 (化名)对现代物流报全媒体(微信号:现代物流报)记者说。
前些年在日本东京旅游的中国游客,一口气拎了六个电饭煲回国送给亲朋好友,此事件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
日本人制造出来的电饭煲就如此神奇?王明表示,日本电饭煲制造工艺比较严谨,其内胆采用了新型材料,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会粘锅黏糊,确实不错。但一口气买六个回国确实很夸张,中国的电饭煲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
为何中国的家电制造业发展乏力,不能留住“人心”?
2016年在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张纲说:“以2013年为例,中国商品有近80%是以价格优势来赢得竞争的,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质量优势赢得竞争的比例高达56%,甚至是65%。”他坦言,中国制造业如今的竞争优势仍然是在价格。
据记者了解,这两年中国规模以上的小家电制造企业接近两千家。企业多而杂,价格拼杀,产品“抄袭”现象极为严重,加之电商的出现使“价格战”达到顶峰,压低价格势必控制成本,如此一来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砸了自己的“招牌”。王明肯定了这一说法,他指出,现在网上很多格力产品都不是正规渠道出售的甚至有“冒牌货”,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另一方面,中国小家电制造的核心生产还要依靠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的尖端设备,中国小家电制造企业的先进基础工艺缺乏广泛应用,基础技术支持没有保障,这是发展受限及后劲不足的主因。
“智能制造+工匠精神”成中国家电制造业的“开山斧”
事实上,日本工业并非从一开始就受到消费者的认可。20世纪50年代,日本工业也曾经被世界诟病,“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曾一度成为“山寨”“质量差”“杂牌”的代名词,但后来还是崛起了。
中国小家电制造企业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厚积薄发。2013年,格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问世。自此,制冷界正式进入了零耗能时代,如果我国所有空调产品由该设备更替,每年将为国家节约30%的能耗。王明介绍,石家庄循环化工基地周边小区已经率先采用了格力相关产品作为供暖设备,采用该技术后,一次能源消耗可降低40%,对实现“无污染供暖”意义很大。
有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拥有1亿多潜在的智能家居客户,可见国内市场的巨大。2014年中国迎来家电业智能化转型元年,众多传统家电企业纷纷发力智能家居领域。包括海尔、长虹、格力、TCL等众多国内知名家电企业均已宣布了智能化转型的战略部署。有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智能家电产值已达1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冲到1万亿元。“中国制造”的明天,并不在他处,而仅仅在于能否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让中国家庭不必越洋去买电饭锅。
格力小家电的厂房内,智能化流水线机器有条不紊的工作,每一道工序都极为严谨。王明在这里向记者言简意赅地讲述了自己所认识的“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把自己的技术用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同时寻找创新之路,用新技术创新产品。
中国小家电制造业发展之路漫漫,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在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小家电制造企业在发展时不仅需要企业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政府也要发挥主要作用,加强创新能力及平台建设,提高基础制造能力;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的作用,组织联盟,各司其职,协同创新。
“万丈高楼不可能建立在沙滩上。”柳百成说,“要建设一批以非盈利为目的的、能为跨行业或全行业服务的关键性基础材料创新研究中心,发挥产学研用积 极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