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四大新趋势

2017-3-30 11:31:50 来源:紫荆网 编辑: 关注度:
摘要: 2016年以来,中国经济在转型提升中实现平稳发展,L型走势逐渐形成,结构升级成为主要增长力量,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压力仍然较大。2017年中国经济将延续近期基本走势,亮点更加突出,并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预计2017年GDP增速仍将保持在6.5-7.0... ...

2016年以来,中国经济在转型提升中实现平稳发展,L型走势逐渐形成,结构升级成为主要增长力量,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压力仍然较大。2017年中国经济将延续近期基本走势,亮点更加突出,并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预计2017年GDP增速仍将保持在6.5-7.0%。

趋势一:L型走势更加巩固

近期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动向,是 “稳”字当头:虽然去年GDP只增长6.7%,低于2015年的6.9%,但首三季GDP增速均为6.7%,第四季度还微升至6.8%,扭转了2010年以来一路向下的走势,初步出现决策层所期待的L型增长。这是中国经济走势的重要分水岭,意味着连续三十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在历时数年的调整之后,开始进入一个中高速平稳发展的新阶段。

支撑L型增长的最大动力,是结构转型升级的力量,这与金融海啸发生后实行的投资拉动有很大不同。结构升级包括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近年来这两个方面的转型升级都取得较大进展。

就需求结构而言,在“三驾马车”中,推动L型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消费的稳定增长,去年1-4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速呈逐季攀升之势,加上服务消费方兴未艾,新消费模式层出不穷,使得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比2015年高出4.9个百分点,更大大高于2008-2014年平均的51.1%,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综合测算,消费的稳定提升至少使去年中国GDP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逾13亿人口消费稳定反弹并强力上升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引擎,是中国经济前景一大亮点。

预计2017年经济增长L型走势将更为稳固,这仍然归因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是消费品市场将维持稳定上升势态。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去年11月和12月消费品市场增速分别达到10.8%和10.9%,连续两次创年内单月增速新高。在网上零售等新业态保持逾25%快速增长的同时,超市、百货店、专业店等传统零售业态总体上也已走出底谷,正在逐步回升。消费升级类商品市场亮点纷呈,去年与品质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有关的商品销售,如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新时代能源等销售分别增长12-84%。这些动向将使今年全国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上升之势。

另一方面,服务性消费潜力正在迅速释放。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五大幸福产业”正在加快发展,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旅游对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正在加强﹐去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达到4.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劲增13.6%。按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去年旅游业对中国经济的综合贡献达到11%,对劳动就业的综合贡献超过10.3%。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4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5.9%,预计今年旅游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将有机会超过去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民众收入也在稳步提升。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3%,与GDP增速基本同步,为消费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基础,也将使今年经济增长L型走势更为稳固。预计今年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将保持在10.5%以上,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65%左右,全年GDP增速则将保持在6.5-7.0% ,即仍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所确立的增长目标范围内。

趋势二:新经济将加快成长

新经济加快崛起,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供给层面为经济L型增长提供重要动力。新产业的快速成长及新业态的兴起,成为新经济崛起的重要标志。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不断加快,去年这两大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分别增长10.8%和9.5%,较2015年分别提高0.6个和2.7个百分点,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达到45%。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正在加快发展,去年这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增速比整体规模以上工业高出45个百分点,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两成,显示出强劲的带动力量。

与此同时,网上零售继续大幅飙升,网路约车、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等各种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以货车帮、摩拜单车、ofo、滴滴顺风车、分答等为代表的分享经济蓬勃发展全面繁荣,渗透到交通、物流、家政等多个领域,推动服务业不断推陈出新,使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继续领跑,拉动力逐年增强。2016年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比2015年提高5.3个百分点;三产占GDP比重达到51.6%,比2015年提升1.4个百分点,令服务主导的经济结构更加稳固。

中国新经济的茁壮成长,既依仗创新驱动和技术进步的力量,也归功于不断深化的供给侧改革。由于国家借助顶层设计和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新经济发展,尤其是去年底出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拟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五个产值规模十万亿元级的新支柱,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并提供巨额的资金支持,加上自主创新能力有望取得更大突破,预计今年新经济有机会得到更大发展,未来五年将为中国提供逾一半增长动力,促进新型经济结构真正成形。

趋势三:投资不足可望改善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自投资动力不足,去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8.1%,比2015年回落1.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占全部投资逾六成的民间投资增长急速放慢,全年只增长3.2%,增速比2015年大幅回落7.5个百分点。另一个原因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全年仅增长4.2%,比2015年回落3.9个百分点。但由于基建投资在政策推动下保持强劲增长,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近四成,加上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带动下增速加快,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12.8个百分点,大大减缓了投资下行的压力。综合测算,去年投资增速的下滑,影响GDP增长约0.5个百分点。

但从去年9月份开始,投资增速已止跌回稳。其中,民间投资自9月份已连续四个月回升,增速从1-8月的微升2.1%,提高到9-12月的5.4%。制造业投资也结束连续15月下滑的势态,在去年9月开始企稳回升,增速从1-8月的2.8%,大幅提升至9-12月的7%左右。总体而言,目前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已有所增强,投资结构则进一步优化。

2017年投资不足情况可望进一步改善。从全国层面看,国家将继续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基建投资增速将从去年的19.9%进一步提高到21%左右;新经济加快发展也将带动更多投资,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工业技改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将保持快速增长;加上目前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加两成以上,尤其是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保持在30%左右,这对今年的投资将发挥支撑作用。

从地方层面看,最近已有23个省市公布了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计划投资总额高达45万亿元,个别省份投资增速高达50%。总体而言,估计今年全部投资增速将保持在8%以上。

趋势四:外贸面对更多障碍

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还与出口表现有关。去年出口以人民币计收缩2%,以美元计更下降7.7%,主要原因是全球需求不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及国内贸易转型提升尚未完成。以贸易保护为例,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的《全球贸易预警》显示,2015年全球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数量比上年度猛增50%,2016年贸易保护变本加厉,依旧加快前行,为中国出口增长设置了诸多障碍。

2017年最大隐忧是美国新总统特朗普积极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即使是在现行多边贸易框架下发动,也会给全球市场带来更多不明朗因素。近些年来,美国是对中国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立案数量最多的国家,据WTO统计,2008-2016年由美国发起的非关税壁垒(NTB)多达2,259项,中国受影响的有2,067项,专门针对中国的有99项。市场预计特朗普虽然未必对中国产品增收45%关税,但对中国的贸易限制会进一步加强,中美贸易纠纷将不断增加,甚至不排除出现一定规模的贸易战。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8.4%,加上从香港等地转口,占比超过两成,特朗普推行贸易保护将成为今年中国外贸发展的最大不明朗因素。与此同时,英国脱欧将进入实施阶段,欧盟前景不明朗也在集聚,这些都可能影响中国贸易发展。

但也要看到,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甦和外部需求的逐步回暖,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已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表明今年首季出口压力有望缓解。

1月份中国外贸出现开门红,出口劲增15.9%,这对今年中国外贸会有正面作用。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外贸增长的正面效应已经凸显,去年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出口分别增长6.5-14.1%,从中长期看将是中国经济和外贸的又一大亮点。有见及此,今年中国出口虽难有很大改观,但有机会恢复正增长。

应当看到,中国经济虽然已出现L型平稳走势,但未来发展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从外围环境看,全球经济复甦依然缓慢,世界贸易增速持续低于GDP状况尚难改变。

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传统行业深度调整阵痛难免,实体经济困难有增无减,降成本仍然任重道远,债务负担和金融风险都需要大力缓解。

为了确保经济平稳发展,预计2017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力度,以配合基建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同时继续实施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市场流动性,使GDP增长能够达到“十三五”规划预定的目标。

(作者系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