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如此,既有深刻的国际背景,也有亚洲各国和地区自身的原因。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始于发达国家,但受伤较深的常常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高度依赖发达国家市场,本地又缺乏足够成熟的企业,在此轮危机冲击下,亚洲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也显露出自身的脆弱性。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一体化的欧盟模式受挫,东北亚局势日趋紧张,这些内外“变量”都为亚洲未来走向增添了较大的不确定性。要打破这一“不确定性”,亚洲成员必须进一步提升共同体意识,摒弃以邻为壑的思维方式,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大力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当前亚洲经济体之间相互高度依赖,但各国政策制定者仍习惯孤立地应对冲击事件。例如,面对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英国脱欧和印度货币改革带来的冲击,亚洲成员并没有采取基于共同利益的联合政策行动。反思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经济之所以遭受重创,其最大的教训就是亚洲各国和地区在危机面前各自为政。
有人也许会问,各国政治制度不一样,意识形态也不一样,真能走到一起吗?应该看到,当今世界,无论何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亚洲各国和地区都面临着如何保持经济增长的共同目标。因而,更高程度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有助于亚洲各国和地区实现其发展目标,也是亚洲经济走出当前困境的必由之路。
事实上,当前中亚、中东、南亚、东盟等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有些则刚刚起步,需要资金、设备和管理经验,这正是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所长。同时,亚洲各国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通过合作,亚洲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互联互通大有可为。在这种互补性基础上开展产能、技术、装备合作,既能消化输出国的优质富余产能,又能促进接受国的工业化,并实现发展目标,可谓一举数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