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一致 攻坚克难 成兰铁路展锋芒

2016-3-3 15:02:00 来源:人民铁道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月29日,位于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境内的成兰铁路云屯堡隧道1#-4#横洞共计2819延米的横洞施工全部完成,现已全面转入正洞施工,隧道开挖长度刚好突破1000米大关。

  成兰铁路云屯堡隧道全长22.923千米,是全线控制性工程,该隧道为国内最长的单洞双线铁路隧道。中铁二局承建的进口端全长11.126千米,全隧大变形设计长9052米,占隧道总长的81%,具有地形切割极为强烈、构造条件极为复杂活跃、岩性条件极为软弱破碎、汶川地震效应极为显著,以及高地壳应力、高地震烈度、高地质灾害风险的“四极三高”特征,其建设难度被业内人士认为不亚于青藏铁路。作为中国建设行业的老牌强企,中铁二局能够深刻认识成兰铁路建设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和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工艺工法,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奋战,切实为我们展露出“铁军”的锋芒。中铁二局能在围岩急剧恶劣的条件下,高效、快速地推进施工生产,更多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功。

  首先,以先进机械设备的投入和应用为支撑。中铁二局自进场以来,充分考虑到云屯堡隧道施工难度,有预见性、有魄力地投入了大批先进的隧道施工机械设备。2015年9月,正值全线范围内掀起大战高潮的时期,中铁二局意识到开挖安全和进度的相互制约,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使用三臂凿岩台车替代人工开挖作业,保障了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从而实现安全、质量、进度三管齐下的施工局面。

  进入正洞施工后,除高标准配置衬砌台车、装挖设备、运输设备外,中铁二局更是将其自主革新研发的具有隧道施工划时代意义的“铁路双线隧道仰拱快速施工移动模架”应用的淋漓尽致,全面实现“以仰拱为龙头,开挖和二次衬砌同步推进”的常态化施工组织。

  其次,以尖端的科研技术为指导。中铁二局多次组织资深隧道专家完成了软岩大变形专项施工方案、防灾救援站专项施工方案等高级别施工工法的评审,为云屯堡隧道施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同时,与西南交通大学、中铁西南院、中铁二院密切合作,针对云屯堡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施工工法进行探讨与分析,客观评价该座隧道的整体情况,为施工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专家团队合作,成立“跨多地震带交汇区云屯堡隧道软弱围岩洞带施工技术及专用设备配套”课题小组,实地考察、深度剖析云屯堡隧道的地质情况,为施工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云屯堡隧道4#横洞处于构造断裂带,千枚岩受构造挤压极为软弱破碎,地下水涌量(1700~2600m3/天),坍方风险高,有760米带水作业,施工中坚持以超前地质预报为指导,通过机械开挖、缩短进尺、加强支护、实时监测,有效地控制了大变形。正洞与恒大交叉口处于构造断裂带,挑顶非常艰难,通过径向同步注浆止水控制了变形,实现安全施工。

  目前,中铁二局已在预设计或已发生大变形区段开展地应力、钢架内力、砼内力等变形监控量测项目,并根据现阶段施工情况,已总结出针对目前千枚岩、砂岩板岩夹千枚岩及富水地段的施工处置措施、施工技术参数,为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施工质量与进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肯定。

  作为我国铁路规划网“五纵五横”的重要组成,修建成兰铁路是强化西南地区最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其建成将结束川西北无铁路的历史的同时,向北连通兰渝铁路,与既有宝成铁路,规划的川青线、川藏线共同构建沟通西北与西南及华南沿海的区际干线铁路通道,这为进出川西北和甘南地区的游客提供了更为经济、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形成成都-黄龙-九寨沟-陇南的精品旅游线,届时,成都至九寨沟需2小时,成都至兰州只需4小时。极大地促进川西北和甘南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带动四川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为保护国宝,成兰铁路在经过“大熊猫走廊带”时,将更多地设计桥梁和隧道。这虽然会大幅度增加投资,但能把对大熊猫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在施工期间对铁路两侧的植物将做细致的养护,铁路建成后,列车运行也将少安排在夜间运行,确保栖息在核心区的大熊猫不受到影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