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竞争力 航运央企重组成数高

2015-5-6 15:43:00 来源:沪港通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航运股受惠市场憧憬四大航运央企有机会重组,加上国家及发展“一带一路”,不少分析均认为航运央企如中海集运与同系中海海盛,甚至是竞争对手中远洋重组机会颇高。 
  集运行业重组 可优化船队效率
  国家推行一带一路的政策,不论向外向内都有必要提升国企的竞争力,目前中国的供过于求的状态已持续十年之久,公司重组可以优化船队效率。
  与中海集运同属中海集团旗下中海海盛自4月15日起,因重大事项停牌,市场已经猜想或有机会是重组之兆。中海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还有中海发展(01138)(沪:600026)和中海科技(深:002401)。
  中海集运经营范围涉及集装箱运输、船舶租赁、揽货订舱、运输报关、仓储、集装箱堆场、集装箱制造、修理、销售、买卖以及船舶管理服务等领域。截至2014年12月底,中海集运船队规模达156艘,整体运载能力达到72.4万标箱(TEU),以总运载能力计,中海集运目前位居全球班轮行业第七位。
  而中海海盛,主营国内、国际沿海煤炭、铁矿石、粮食等大宗散货及近洋液态沥青、液体化学品等特种货物的海上运输业务,兼营贸易、船务代理等业务。中海海盛年报显示,公司2014年营收10.44亿,同比去年增长0.11%;净利润亏损1.94亿元,净利润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1083%。
  两家公司同属于中海集团,中海海盛的盈利能力下滑,如要善用规模透过合并重组是其中一个方法。而中海集团整合之后,便可开始另一航运央企中远集团进行重组。
  中海集运若与中远合并 运力规模将达马士基一半
  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一直是竞争对手,在全世界有近千家成员公司、机构,员工8万多,船舶600多艘(总计3000多万吨),航线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个港口,海外独资和合资企业50多家。中远集团旗下有中远洋、中远太平洋。中远洋是中远集团主业的海外上市旗舰平台,提供综合集装箱航运服务的主要全球供货商之一,业务包括提供集装箱航运价值键内广泛系列的集装箱航运、集装箱码头、集装箱租赁以及货运代理及船务代理服务。
  假设中海集运与中远合并,运力规模将达到马士基的一半,运力就能上升到全球第3、4的水平,运力占比能达到8.2%。规模效应下,令运力能够覆盖到更多的航线。
  业务范围之中,二者之间有重迭也有各自特有的其他业务,而航线分布方面,中远主力国外航线,参与世界航运联盟;中海则以擅于经营国内内贸航运,争取最大收入。如果两者整合应可发挥协同效应。同时,对比石油企业的千丝万缕的财金关系及极度庞大的架构,航运央企的重组阻力应会较细,成事机会较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