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或有望参与地中海能源项目

2015-4-27 15:34:00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希腊再次开始在地中海区域寻找石油矿藏。而这次,中国企业有机会参与勘探。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希腊正在加大对石油矿藏的勘探力度,以便为国家创造收入。希腊能源部在声明中称,能源部长拉法赞尼斯与中国驻希腊大使邹肖力4月21日讨论了这一问题。希腊政府层面表示,投资者可在7月14日之前向希腊政府投标,参与爱奥尼亚海和南部克里特岛海域的20个海上区块的试钻。
  这或将为中国企业在地中海区域的投资带来机遇。
  需要外国资本
  希腊政府将海上区块试钻外包的原因很简单——没钱。
  “目前,希腊要按照欧盟的要求,完成相关的结构改革,才能获得欧盟的救助。如果希腊无法获得救助,就会面临退出欧元区的风险。现在希腊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摆脱债务危机的困扰,实现经济的复苏。从欧元区整个经济情况来看,希腊目前还处于衰退之中,还没有实现正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李罡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从希腊的产业结构来看,希腊主要依赖旅游业和造船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比较脆弱。而且希腊的失业问题也十分严重。”
  美国《福布斯》网站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希腊获得第一轮救助方案5年后,希腊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糟糕。希腊的青年失业率超过50%,股市暴跌,借贷成本持续攀升。希腊的债务负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17%,这些债务负担无法简单地通过采取财政紧缩措施或者让欧元贬值来予以削减。
  产业结构单一、消费增长乏力,在出口上又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意味着希腊需要加大拉动经济的另一个因素——投资的比例。
  “由于希腊自身经济实力较差,国内企业的投资能力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希腊大力鼓励外来投资,以刺激本国投资,进而带动就业、实现经济复苏。”李罡表示:“希腊可能利用这样的机会,吸引国外企业到希腊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的投资。这完全是与希腊目前的经济背景,还有本国企业的现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染指”地中海的机遇
  实际上,几十年来,希腊一直在寻找大型油气藏,均无果而终。1997年,希腊即制定了一个在西部海域开采石油的计划,但最终因“技术原因”而被迫搁浅。希腊首次石油勘探许可证招标活动是在1996年,当时共颁发了6个许可证。随后又于2003年初进行了第2轮许可证招标活动。2011年10月,希腊批准了3个区块的勘探工作,它们分别是位于西海岸的帕特雷(Patraikos)和卡塔科洛(Katakolo)区块,以及位于西北部的约阿尼纳(Ioannina)区块。随后的几年之中,这一进程始终未间断,可惜结果不佳。
  而此次试钻如果成功,这或将成为能源企业进入地中海区域的机遇。
  闽江学院新华都(8.50, 0.00, 0.00%)商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讲,国家在对类似项目进行招标时,如果通过试钻发现了油气田,国家可能将该油气田的开采权给予承包试钻的企业。但也有可能只是付给企业试钻方面的报酬,而再将开采权承包给其他企业。这取决于双方一开始签订的具体合同。
  “就希腊国内的情况而言,最终也将开采权交予参与试钻企业的概率比较大。”林伯强表示。
  不难看出,如果中国企业参与试钻项目,这将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契合。
  “中国正在强调‘一带一路’的国家大战略,希腊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进入欧洲的海上门户,同时其物流业很发达,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很重要。如果两国在能源上有进一步的合作,那就可能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具有战略地位的一项投资。这既能加大两国能源合作,还能进一步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李罡表示。
  风险?
  尽管前景美好,但希腊的“前科”却仍让潜在的投资者踟蹰不前。
  2015年1月26日凌晨,希腊激进左翼联盟赢得大选。翌日,希腊新政府宣誓就职,并叫停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口的私有化计划,其多数股权原本会出售给中国国企。尽管随后希腊政府改口,两国在这一港口上的合作已趋于稳定,但当时的“波动”仍让中国业界心有余悸。这也为中企在希腊投资的远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时,新任总理阿莱克斯·齐普拉斯上台以后要迎合选民的声音,比如停止欧盟要求的财政紧缩,提高正在下降的居民福利水平,叫停大规模的资产私有化并保证国有化。新的左派政府在要向选民兑现其在大选期间许下的承诺,迎合其自身的竞选口号。”李罡说:“但是齐普拉斯上台后面临着希腊的经济困境,没有办法实行其在刚刚上台时所宣传的施政纲领。希腊国内投资率很低,缺乏投资增长,缺乏资本。希腊实际上需要外来资本参与到投资当中去。”
  有相关消息显示,希腊政府20日紧急命令国有实体将闲置现金存放在央行[微博],用于支付政府的账单,涉及范围从市政府到一只为未来几代人准备的基金。不难看出,希腊政府已面临非常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
  “尽管中资企业参加油气资源的勘探存在政治风险(受欧债危机的冲击,希腊的政局不是十分稳定,主权信用评级下降,国家风险增加)。但是根据目前希腊的经济情况来看,民众和政府应当还是欢迎中资企业进行投资的。”李罡说:“而且现在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欧洲投资计划(容克计划)的出台和实施。容克计划也欢迎包括中国资本在内的外国资本在欧洲进行投资,拉动欧洲投资率的增长,进而拉动欧洲经济的复苏。”
  “尽管希腊国内经济萧条,缺少投资,但相对其他一些拥有高危政治风险的国家,希腊还是稳定得多。”林伯强表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