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自救仍无力回天 庄吉船业“再次”倒闭

2015-4-13 13:47:00 来源:国际船舶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2年就已经濒临倒闭的庄吉船业,在2014年初曾经有希望走出“脱困之路”重新起航,这家号称温州最设施先进的船厂,曾经创造过温台地区建造最大船舶纪录,最终还是没有熬过船市的寒冬,搁浅在浙江温州这块中国造船业曾经最火热的沙滩上。 
  据悉,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已经受理浙江庄吉船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的申请,第一次债权人大会将于5月27日召开。这也意味着庄吉船业已经放弃自救,再也无力回天。
  服装巨头进军造船业
  庄吉船业的母公司是成立于1996年的庄吉集团,最初由当年温州“八大王”之一的“电器大王”郑元忠与陈敏、吴邦东三人联手起家。并且很快成为国内知名的服装企业,曾经荣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和众多温州民企一样,庄吉也开始在服装主业外,涉足船舶、矿业、房地产等领域,旗下有10多家子公司。2011年,整个集团产值为近30亿元,堪称在温州当地举足轻重的标杆性民营企业。
  其时,庄吉发现乐清有着绵长海岸线的优势,远洋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对船舶的巨大需求,且更有丰裕的回报。庄吉认为,9个月建造一艘船,就能顶上庄吉服装一个园区所有的利润和税收。
  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庄吉集团开始进军造船业,而这个决定让后来的庄吉集团后悔不已。
  2006年9月,庄吉集团先后收购和兼并了乐清凯泽船业、鑫煌船舶、远东船舶等三家船业公司,随后在温州乐清成立了浙江庄吉船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人民币。经相关部门审批,庄吉船业拥有拥有1.8公里长的海岸线和占地512亩的填海面积,以及472亩的海域使用面积。
  2007年,庄吉船业正式开工造船,到2010年,公司已投入1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成7个船台、5万平方米的钢结构船体车间、1万平方米的管子加工车间和6000平方米“二喷四涂”的喷涂车间,年造船能力达到30万载重吨。庄吉制造车间。
两艘弃船直接引发财务危机
  或许是天意弄人,就在庄吉船业刚刚起步时,却遭遇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造船业也因此受到重创。
  不过,庄吉集团并未就此放弃,在这期间更是投入了不少资金用于码头、船坞和填海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010年,造船业开始复苏,而庄吉船业也接到了10艘船的订单。除了一些常规的散货船、化学品油轮的订单外,庄吉船业还接到了来自香港巴拉哥集团的2艘82000吨散货船订单,这两艘船是温、台地区吨位最大的船舶,也是全球造船业以气囊技术上水载重吨位最大的船。
  在获得订单后,庄吉船业将此订单押给了银行,换取贷款,垫资造船。不过就在船将近竣工之际,作为船东的香港巴拉哥集团却因经营困境而提出弃船。据悉,其中一艘船除了起重设备(产品库 求购 供应)及通讯仪器等辅助配套之外,主体已经成型,而另一艘船虽然船身大部分已完工,但是船头尚未安装。
  压倒庄吉船业,有时仅需一根稻草。这两艘弃船也直接引发庄吉船业的财务危机。两艘船的总价约为5-6亿元,而加上前期的投资,庄吉船业总投资已达12.72亿元,总负债为10亿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2年11月16日,融资银行又以退款保函向庄吉船业索赔3.36亿元。
  虽然在庄吉集团内部各板块都是保持独立核算,但是在庄吉船业发展过程中,庄吉集团向庄吉船业直接投资3亿元,同时又为其担保了3亿元,因此,庄吉集团受庄吉船业直接牵连的资金共计6亿元。
  而银行态度的转变,对于资金链吃紧的庄吉集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连锁反应接踵而至。2012年10月,因中国建设银行2000万元贷款到期不续贷,导致庄吉集团还贷逾期,被银行列为关注类企业,债务危机至此发酵。11月和12月,已有7家银行还要抽贷3500万元。自2011年3月以来,银行对庄吉集团的抽贷已达1.07亿元。
  据了解,庄吉集团的当时贷款总额为13.9亿元,其中包括庄吉船业欠银行的6亿元的贷款,加上船东弃船后银行索赔的3.36亿元,共计17.26亿元。
  遭遇银行抽贷的庄吉雪上加霜,走到生死存亡关头。
  求助政府同时也谋划自救
  破产阴影笼罩庄吉。生死关头,庄吉选择向温州政府求助。2012年11月19日,庄吉集团以公司红头文件形式向温州有关层面递交了一份《紧急报告》。庄吉集团在报告中称,由于近期船东弃船、银行抽贷、互保企业信任危机,三者叠加在一起,将庄吉集团推向了一个窘迫的境地。庄吉希望政府“促成到期贷款暂缓还贷并减免利息”。此外,庄吉还希望政府能对其进行税收优惠或减免,一些项目能以“退二进三”等方式盘活资金。
  在向温州政府求助的同时,庄吉也在谋划自救,首先力保服装业不受影响,和上下游渠道做好沟通,此外稳定员工队伍,“我们不跑路,不跳楼,欠的钱慢慢还”,庄吉董事局主席郑元忠对外界公开表态。
  政府很快作出了回应,温州市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要有关部门重视,以免对温州企业造成新一轮的冲击。12月6日下午,温州市企业风险处置办公室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庄吉企业的帮扶情况》的文件。《情况》称:“庄吉集团发生资金链困难以来,温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非常重视,多次研究协调,加大指导和帮扶工作。”
  该办公室先后分别向中行、广发、浙商、中信、浦发等多家银行内部发函,要求各相关银行做到不抽资压贷,提供优惠利率,允许企业以等价置换原抵押物的方式,盘活资产,增加运营资金。
  各银行随后都明确表示给予贷款利率优惠。但是,与庄吉期望的“到期贷款暂缓还贷”有所不同,银行表示愿帮助企业申请政府应急转贷资金,缓解资金困难。
  而庄吉船业的所有销售人员开始在寻找两条船的买家,只有将价值五六亿元的两条船卖掉变现,庄吉才能真正喘过气来。
  “搁浅”大船曾有望重新起航
  2013年10月1日后,波罗的海指数一直处于回升状态,国际航运市场出现好转迹象,这对于庄吉船业而言,无疑是个极大的好消息。
  为了走出困境,近几年庄吉船业有限公司努力自救。2013年7月,第一艘82000吨散货船“恒正”号船舶正式恢复建造,历时5个月,全部完工,并先后与希腊、美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内外10多个买家洽谈,终于在2013年12月31日前成功出售。
  2014年1月22日上午,由浙江庄吉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82000载重吨散货船1号船,交付新船东使用。这艘“EVER JUDGE(船机库 位置)R”(意为“恒正”)是温州造船业历史上最大吨位的船舶,此前曾遭船东弃船。而另外一艘82000吨散货船还在建造之中,预计将于2015年年初完工。
  该船的顺利交付,可以说是让庄吉船业有限公司在“脱困之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庄吉船业高层郑旭晓信心满满的表示,“1号船出售是庄吉迈出的第一步,庄吉船业将通过整合重组的方式,缓解债务危机,提升企业信心,以尽早走出困境。”
  “接下来,庄吉船业将争取与国内大型国企合作,庄吉船业提供基本的设施设备,合作者注入资金,为船业提供资金保障。”
  此后,一直受到资金的稳定性困扰的庄吉船业,开始寻求大型国企加盟,一是可获取资金注入,二是以此获得政府部门、银行等单位更多的支持。
  不过,庄吉船业显然还是没有能够熬过船市寒冬,再次“搁浅”在沙滩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