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面临美加息效应大考

2015-12-31 14:56: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5年,新兴市场大多面临增长继续放缓的疲弱态势,美联储加息预期导致美元不断走强、大宗商品价格疲弱和结构性改革缓慢推进等因素持续施压经济走势。不少分析指出,美联储于2015年底启动近十年来的首次加息,短期内对新兴经济体影响有限,但明年新兴市场将面临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等潜在风险的严峻考验。

  2015年,新兴经济体增长普遍继续放缓。世界银行12月发布的报告指出,新兴经济体自2010年以来增速逐步放缓,2010年平均增速为7.6%,而今年可能不到4%。

  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7%左右的增速。印度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印度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可达7.3%和7.5%。

  巴西经济明年将持续面临严峻挑战。巴西央行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自9月的萎缩2.7%下调至萎缩3.6%,是1990年以来最低水平,通胀预计为10.8%,为近12年来最高水平。同时,雷亚尔兑美元今年以来已累计贬值31%。此外,巴西是全球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美元债务持有国。过去十年,巴西企业借了大量美元债务,如果雷亚尔进一步贬值,或将出现违约风险。

  俄罗斯经济今年也出现萎缩。2015年前10个月,俄经济已经同比萎缩3.7%。国际评级机构惠誉预测,2016年俄罗斯经济可能出现回暖,小幅增长0.5%。美国加息带来的美元走强趋势,油价持续低迷,以及紧张的地缘局势对贸易和投资影响等因素都将对俄经济发展不利。欧盟12月底宣布将对俄经济制裁再次延长半年。

  分析认为,新兴经济体明年将持续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贸易增速未来两年预计将继续低于金融危机前水平,2015年底美联储启动加息将令美元明年继续维持升势,拖累大宗商品市场,对依赖大宗商品的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带来进一步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仍然面临持续推进内部经济改革的重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美国加息对本已脆弱的新兴经济体的影响,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上世纪80年代后的五轮加息都引发了区域性的金融危机,美国加息效应将是新兴市场2016年面临的最大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市场此前已经充分消化了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和新兴经济体汇率2015年在加息预期下已经持续调整,因此美联储加息的短期冲击有限。但长期来看,美联储加息进程刚刚开启,新兴经济体仍普遍面临外资回流、货币贬值、股市下跌和外债偿还能力增大等挑战。尤其是资金回流和汇率贬值趋势将不可避免地对新兴经济体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巴西和俄罗斯等大宗商品出口国,在大宗商品价格下滑而经济增长乏力之时,美联储加息无疑使其经济雪上加霜。

  美联储加息支撑美元走强,意味着全球货币对美元被动贬值,尤其是新兴市场货币将承受较大压力。受美国加息和阿根廷采取外汇管制措施等因素影响,12月17日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大幅下滑30%,创下10年来最大跌幅。美国加息以及油价持续下行等因素也使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汇率创下新低。

  资本回流风险也不容忽视。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际金融协会称,今年主要新兴经济体将面临27年以来的首次资本净流出,总金额将超过5000亿美元,明年还将面临3000多亿美元的资本净流出。以巴西为例,巴西目前因经济面临严重衰退,主权债务评级被降,资本外逃风险正不断加剧。9月份,标普已经将其主权信用评级降为垃圾级,巴西雷亚尔随后大幅降至历史低点。12月,穆迪也将巴西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观察名单,三个月后可能将其降至垃圾级。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新兴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但是很多经济体经常账户赤字下降,实行了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抵御外部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再次出现危机的可能性不大,此次新兴市场的去杠杆化或会“有序化”。

  美国基金公司T. RowePrice的经济学家尼古拉·施密特指出,新兴经济体2016年将面临缓慢调整,经济体增长低迷,但不会出现崩溃。任何去杠杆的过程,特别是当与贸易冲击叠加的时候,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得无序。虽然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的风险不能被忽视,但多种因素将有助于确保新兴市场在此次去杠杆化过程有序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目前新兴市场的债务大多以本币计价,外部赤字处于可控的水平。

  美国国际集团董事总经理和代理首席经济学家莫恒勇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的贬值主要取决于基本面。美国经济向好有利于拉动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作为调节的工具贬值有助于促进本国货币的出口。他预期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基本面短期不会大幅好转,但包括俄罗斯、巴西等国明年的经济情况会好于今年。

  分析指出,新兴经济体迫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应对周期性和结构性的挑战,并促进增长。目前美联储加息和油价持续维持低位等因素,将可能促进新兴市场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进行应对,帮助提振经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