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严峻的外贸形势受到广泛关注。临近年终,外贸能否实现预期增速,更是格外受到关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强调,观察中国外贸,不能光看“面子”是否漂亮,“里子”是否实在才更为重要。
外贸的“里子”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更体现在企业的实际行动上。多家外贸企业人士表示,当前正通过产品创新、设计研发、品牌打造、销售和融资渠道创新等途径,打造产品竞争新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附加值。
外贸企业的“三板斧”
“我们的竞争优势是创新,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卖点。”广州亿科集团创始人陈亿志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公司一直做OEM(代工),随着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和同质化竞争的加剧,企业利润已薄如蝉翼。2007年陈亿志萌生了创新的念头:做自己的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
经过千百次试验,陈亿志成功研发了智能环境桶,并打造了品牌“EKO”。智能环境桶具有自动感应功能,操作便捷,在设计上与家居产品的风格融为一体,且融入了环保理念。目前智能环境桶已畅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欢迎。
回顾2015年,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彷徨和迷茫后,外贸企业受到更多的锤炼,像陈亿志这样务实打造竞争新优势的企业家正在增多。
浙江宁波西摩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越君表示,公司主打的智能电水壶已搭上互联网、物联网快车,且融入养生理念;河北五矿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甦表示,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诚表示,公司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性价比……类似的举措不胜枚举,几乎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三板斧”。
期待政策再给力
2015年是中国外贸形势非常严峻的一年。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额35655.3亿美元,同比下降8.5%。
宁波市商务委员会一名老外贸人表示,在形势艰难时期,企业更应在过冬的同时为长远铺路: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促出口;另一方面要加快战略调整,强筋健骨,把“里子”做扎实。
5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对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作了全面部署。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让部分外贸企业尝到了甜头,但也有不少企业难于创新,苦于创新。
山东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资金是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首要难题。研发设计、新品推广等都很烧钱,期待国家设立相关基金。
广东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则表示,其通过产品创新已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但苦恼也随之而来——知识产权和商标专利被侵犯。将侵权者告上法庭,反而是“赢了官司亏了钱”。“希望国家出台更给力的政策保护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