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厦门国际航运金融高峰论坛论航运:这是“最差”也是“最好”时代

2015-1-22 12:04:00 来源:厦门新闻海峡导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这是航运业近百年来“最差时代”,负运价、亏损成为常态;同时,这也是航运业“最好时代”,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及“一路一带”带来了发展的良机。 
  昨日,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2015厦门国际航运金融高峰论坛在厦门举行。与会业者表示,要想在这个好坏交织的时代趋利避害,就要看航运企业的功夫高低了。
  负运价和亏损成航运业常态
  “航运进入了最差的时代。”昨日,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用三句话概括了目前航运的常态:运力持续过剩、运量增长缓慢、运价低位徘徊。
  张页解释说,过去的一年,航运公司频频亏损,在激烈的竞争中甚至出现了负运价,进入2015年后,依然没有开个好头,形势相当不妙。“预计2015年依旧会呈现租家市场,货主对市场的操控能力较强。”一份中船联海运公司的预测报告也显示,今年国际航运市场仍然不乐观,存在波动因素。
  不过,在张页看来,目前亦是航运业发展的最好时代。他解释说,中国政府对航运业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航运也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其中,各方重视的‘一路一带’真正实现还需要航运物流的支撑。”张页举例说,航运仍是最值得依赖的渠道,一船30万吨的运力,相当于3万辆汽车的运输能力。
  厦门要避免沦为途中“风景”
  “目前航运业已进入联盟时代,国际四大航运联盟占据90%以上运量。”张页认为,接下来联盟时代将带来国际监管联盟时代,并带动整个航运业“去品牌化”,过去航运企业让大公司享受特殊待遇,今后则要服务好中小企业。
  联盟的另一个影响是“运力扩大化”:运价低导致航运公司追求降低单箱成本,把船不断搞大,搞大后无法满载,就形成了联盟,联盟的形成又进一步创造了大船时代。“不过,‘一带一路’会改变大船时代。”在张页看来,“一带一路”代表的是区域性经济,而大船并不适合区域化的航运需求。数据也证明,区域性运量正在增长,已经从28%上升到了去年底的35%。
  张页同时坦言,虽然“一路一带”前景广阔,但航运业千万不能自娱自乐、自我感觉良好,因为自己看重的不一定是别人欢迎的。“厦门要建成航运枢纽城市和服务中心,就要研究需求,知道能留住什么。”张页特别提醒说,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中,厦门其实处于中间地带,如果处理不好,容易被当成是途中的风景,走过路过,却没有东西放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