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海关铅封中途调包 宁波海关破亿元木炭走私大案

2015-11-26 9:30:00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宁波海关11月24日通报,该关摧毁一个地跨浙江、山东、河南、安徽等多地木炭走私网络,抓获涉案嫌疑人近30名,查获涉案木炭约13000吨,案值合计超亿元。这是宁波海关建关以来查获最大的走私木炭系列案。 

  今年年初,宁波海关接连查获数起走私出境木炭案。在案件侦办过程中,海关缉私警察发现,同上述案件嫌疑人有着密切联系的J某,与多年前宁波海关侦办的另一起走私木炭案罪犯疑似同一人。经过深入摸排,J某背后渐渐浮出一个分工明确、手法隐秘的走私木炭团伙:该走私团伙中,有专人负责联系委托出境木炭的韩国、日本买家;有人向海关申报出口垃圾桶等小商品,并在运输途中将小商品换成木炭;有人高价雇佣集装箱车队专职运输走私木炭等。

  掌握了大量木炭走私证据后,宁波海关迅速成立专案行动组实施抓捕。从8月初至9月初,先后抓获J某及合伙人Y等近30名犯罪嫌疑人,并在安徽深山腹地查获木炭烧制和仓储据点,以及用于伪造海关铅封的机器1台。

  据办案人员介绍,此案走私团伙犯罪手法再度“升级”:早期,该团伙大多选择在偏僻场地切割集装箱,在不破坏海关铅封的情况下,中途将小商品换成木炭后再焊接伪装走私出口。但这种方式花费时间长,且焊接处容易被发现。如今,走私团伙通过制造海关铅封机器,尝试仿制海关铅封,调换货物后直接施加伪造关封。经初步调查,这一走私团伙在近两年时间里累计走私木炭数量13000吨。

  据了解,由于韩国、日本的饮食习俗等原因,其国内市场对木炭需求量极大。韩、日政府严格管制木材、木炭生产以及本国木炭价格高等原因,导致一些韩、日买家远赴中国河南、江西等地寻找原木烧制的木炭采购货源。由于每烧制1吨木炭就要消耗5-10吨左右的天然木材,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为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林业局早在2004年就联合发文,明令禁止出口以木材(不包括竹子)为原料直接烧制的木炭。然而,少数不法商人在利益的驱动下,铤而走险走私出口以牟取暴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