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冀港口合作起笔谋篇

2014-8-14 10:3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毫无疑问,渤海湾西岸是我国港口布局最为密集、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在这条64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着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四座大型港口。由于腹地交叉重叠,对煤炭、铁矿石、原油等大宗货物又都比较依赖,津冀港口之间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港口群的最佳效益难以得到发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是让无序竞争继续,还是发挥错位优势,加强协同合作,答案不言自明。
  8月7日,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合同》,之后,双方合资组建的新公司注册成立,津冀港口群无缝对接迈出关键一步。从暗暗较劲,到共谋发展,这次携手可谓顺应了发展大势,前景值得期待。
  同质化竞争,必定带来发展的内耗
  到过曹妃甸的人,想必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在矿石码头,一艘满载铁矿石的巨轮停靠在岸边,卸船机随即跟进,载满货物送入不远处的码头堆场。那里,矿石已经堆积成一个个小山。
  同样的场景,在距离曹妃甸仅38海里的天津港大港港区的矿石码头,正在同时上演。
  其实,不止铁矿石,煤炭、原油等大宗散货都是津冀港口竞逐的货源。“双方都把自己的碗捂得严严实实,都想到对方碗里夹块肉。”一位专家如是说。
  同质化的竞争必定带来发展的内耗。省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崔巍介绍,以国际航运为主的集装箱业务为例,规模效应和航班密度是这一业务运营的必备条件,因此,货轮主要停靠在枢纽港。近年来,河北省几大港口加快向综合性大港转型,纷纷上马集装箱码头,但由于规模小、航线少,常常造成货物积压,影响客户运输时间要求,又造成资源浪费,很多集装箱业务仍然会选择天津港。
  在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津冀港口群一体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按照运输业市场逻辑,建立航运中心,实行大中小港口的分工配套,是发挥港口群体最佳效益的必然途径。”崔巍认为,津冀港口群完全具有这样的潜力,合作僵局早就应该打破了。
  去年5月,天津市党政代表团到河北省学习考察,两省市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双方将协调港口运营发展问题,支持天津港集团与河北港口企业在航线开辟、经营管理等方面展开合作。此次合作,可谓是去年签署合作协议的进一步深化与落实。
  只有联合,才能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据了解,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北港口集团旗下一家主要承担港口货物装卸、仓储经营等业务的公司。虽名号为“秦皇岛港”,业务其实已覆盖了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综合港区。该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公众大宗干散货码头运营商,并于去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吞吐量连续5年突破3亿吨。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录珍介绍,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后,将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重点投资前景好、回报高的优质项目,在沿海区域开展集装箱及件杂货码头投资,合作开展煤炭物流业务,合力打造港口物流园区以及无水港,建设物流通道,培育发展内支线运输等。
  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为何要注册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
  “这是为了能更充分地享受到自贸区给予的政策红利。”邢录珍介绍,东疆保税港区作为天津自贸区所在地,有望在今年8月份通过国家审批。该自贸区将建设5个产业聚集区和展示交易、采购分拨、融资服务、贸易便利化、电子商务5大平台。“自贸区所带来的更自由的贸易和投资规则,将会让我们获得比以往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更多样的发展商机。”
  “发挥错位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是津冀港口群发展的必然选择。”崔巍认为,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开启的此次合作,将会放大各自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渤海湾西岸有望建成全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口群、环渤海地区以大宗散货为主的中转接卸基地,形成煤炭、矿石、原油、集装箱、液体化工五大运输体系,从而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推动作用。
  秦皇岛港与天津港的合作无疑迈出了津冀港口协同发展的第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金浩表示,河北省将与天津市加强协作,着力建设环渤海现代化港口群,培育知名大港,并加强疏港大通道建设,实现与北京等地内陆无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