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诠释中国经济改革里程

2014-7-7 12:08: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没有比国企改革更受到社会与公众普遍而持久地关注。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邵宁主持编写并作序的《国有企业改革实录》,选取1998-2008年这重要的十年,作了全面的、系统的回顾与评价。  很多位专家与学者认为,1998-2008年这十年,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力度最大的时期,也为我国国企从重重困境的低谷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的时期。
  该书重点介绍了从“三年改革脱困”开始的一系列改革—重组改制、减员增效,增资减债、政策性关闭破产、分离企业办社会负担、主辅分离等,到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直至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立,国有企业开始走上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发展之路,涵盖了其间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政策出台以及实施过程。
  以其亲身经历,作者回顾国企改革攻坚所走过的不寻常的历程,尽可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当年围绕国企改革都发生过什么、过程如何、取得了怎样的阶段性成果、留下了什么遗憾、出现了什么新的课题,同时也不避讳在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困惑、矛盾、思考和博弈,甚至是冲突,包括不尽如人意处。
  之所以以1998-2008年为限,作者主要考虑到1998年之前的改革基本上是围绕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管理方式展开的,在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同时,企业的微观基础及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触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也没有大规模进行,所以才引出了三年改革脱困的课题。
  必须指出的是,从1998年三年改革脱困开始,不仅在解决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和不适应市场的突出矛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实实在在的效果,而且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资产出资人体制建立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今天国有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更不能忘记的是,5000多户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与2000多万下岗职工,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下,换来了国有企业职工可流动的机制的建立,而超越了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弊端。作者以为,此书也是对他们为改革作出牺牲的一种表达感激的形式。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步入攻坚阶段,改革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与前期改革主要解决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不同,现在改革复杂性和难度更大,系统性更强,既需要完善的顶层设计,也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实践中吸取营养。因此必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这就是此书给我们带来最有价值的启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