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频遭“双反”调查

2014-6-30 13:59:00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马来西亚宣布,应国内企业的申请,马对原产于中国、印尼和韩国的热轧板卷、格子花纹板卷和酸洗涂油卷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使本就面临多起“双反”调查的国内钢铁业雪上加霜。 
  中钢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保持增长态势,但国际市场对我国钢铁产品发起的“双反”案件和贸易争端明显增多。2013年涉及到的贸易摩擦有25起,2014年以来又先后有美国、韩国、东盟、俄罗斯等经济体对我国发起“双反”7起,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预计后期我国钢材出口增长幅度会逐步回落。
  钢材出口增长
  “过去,我国钢材是短缺的。钢材紧缺,包括出口,10年前,年出口量为500万吨,今年会达到7000万吨,包括企业的装备水平、对国内市场的满足率。目前,钢材产量,包括高端品种也就是3%~5%的国内需求不能满足,其他全部都能够满足,不管是品种还是质量,应该都是没问题的。所以,中国钢材频繁遭遇双反,是中国钢铁企业产品质量上升、竞争力强的结果。”赫荣亮对国际商报记者说。
  赫荣亮认为,产能过快增长,是出口的增长主因。“从本质上讲,中国钢材的需求还是保持增长的,你看不锈钢的需求方汽车产量,据权威统计,1~5月国产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993万辆和984万辆,同比增长9.4%和9%。这个增速表明需求还是在增长,即便放缓也保持了较高的速度。”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表示,中国政策并未鼓励钢企增加出口,中国钢铁出口增加是因为具有全球竞争力。但发达国家在自身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不排除出于对本国钢铁业的保护,与中国钢企贸易摩擦升级的可能。对于这一观点,虽然国外钢企并不认同,但在中国钢材出口遇阻之时,据欧盟一位钢铁业高层介绍,欧盟的钢铁生产企业近期已经重启多个在金融危机期间闲置的高炉,预计欧盟钢产量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将在今年增长2%~3%。
  企业需积极应诉
  赫荣亮表示,经过多年钢材贸易摩擦的洗礼,我国钢铁企业应该说已经具备了反倾销的能力。据统计,1995年~2008年,国外政府对我国钢铁行业发起的反倾销诉讼案件达100多起,同期我国对外反倾销案件也仅寥寥数起。进入2010年,对进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等工作的开展,有力反击了欧美等国对我国钢材发起反倾销行为,自2012年11月9日起,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自2013年12月17日起,原产于欧盟、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高温承压用合金钢无缝钢管,依据初裁决定所确定的各公司的倾销幅度(9.2%~44.2%)向中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这些都是我国企业反倾销经验增长的标志。“另外,以对抗来应对反倾销只是权宜之计,我国要避免贸易战规模扩大化,主要是注意控制对外贸易纠纷规模,避免贸易纠纷扩大,为我国企业出口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外贸环境。”赫荣亮表示,不主动发起贸易诉讼,若有需要启动对外反倾销,选取有利于产品层次提升和工业转型升级,并拥有充足研发和生产能力的领域的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来看,产品升级坚持以质量打开国际市场,是应对的根本。建议我国政府在税收、信贷等方面支持大型钢厂开展技术研发,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