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烟台段蓁山隧道全线贯通

2014-6-25 12:07:00 来源:水母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轰!”昨日上午10时18分,伴随着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距蓁山隧道出口1.5公里处的一声爆破巨响,历时38个月施工的山东高铁第一长隧、全长5505米的蓁山隧道全线贯通,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进入烟台站的“咽喉要道”就此打开。隧道的贯通,也为青烟威荣城铁年底如期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烟威荣年末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已经进入倒计时。

  连克难题,蓁山隧道如期贯通

  昨天上午,在蓁山隧道出口1.5公里处,参加贯通仪式的工人们欢呼雀跃着,“汗洒青荣五百里,心系城铁一千天”的标语异常醒目。工人忙着清理爆破所产生的碎石,并一丝不苟地检修供电、排水,引擎轰鸣的挖掘机和土方车进进出出,向南清晰可见的光亮,正标志着蓁山隧道一号斜井大里程,与蓁山隧道出口施工组正式会师,完成贯通。

  “蓁山隧道采取斜井南北纵贯的方式,同时三个工作面作业,也可以增强隧道内通风。3月份位于隧道南侧进口的‘小里程’贯通后,北侧的‘大里程’和蓁山隧道出口一北一南,同步掘进,确保了隧道如期贯通。”负责该段施工的架子五队副队长王名伟告诉记者。

  上个月末,蓁山隧道工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由于附近地质条件复杂,中铁二十局施工队临时调整原定施工计划,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全过程视频监控,通过采用7次大管棚支护、地表注浆、超前水平注浆、优化爆破工艺等方式,成功解决了围岩破碎、下穿建筑物等一系列难题,并始终保持着日均掘进10米的进度,最快时每日掘进16米。确保了隧道如期安全贯通。

  不舍昼夜,加固层标号记载掘进历程

  “我2010年4月来到烟台,从2011年5月隧道正式开挖,到今天正式贯通,整整38个月,每天看着一架架的台车开进、一车车的石碴运出、一米一米地掘进,每个施工段的工人从几十个,一直增加到120多个,终于等到了贯通这一天。”回想起蓁山隧道施工段三年多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铁二十局架子五队队长杨炳虎感慨颇深:“从四年前在陕西干完上一个项目,在烟台一扎就是四年,听懂了烟台话,习惯了吃海鲜,更难忘施工最困难、最忙碌的时候,常常晚上开会到十一二点,一早六点又要上工地巡查。”

  “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是蓁山隧道出口段施工最困难的阶段。”穿着长筒雨鞋、小心地引领着记者避开积水和泥浆,蓁山隧道出口施工段技术负责人姚兴国介绍说:“蓁山隧道上方,既有红旗路、只楚路等车流汹涌,天然气、自来水管线交错的交通要道,而开挖处离地表较浅,距离从前回填的水库仅有200米左右,附近地质又多是松脆、疏碎的软弱岩层,施工段地下水系又非常丰富,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塌方、冒顶、掉块、涌泥等风险。”

  为兼顾施工的进度和安全性,姚兴国和工人们经常只能半米半米地掘进,然后对前方岩层进行勘测,制定相应的掘进计划,每钻动一部分岩石,施工人员就要对施工壁进行二次砌衬、向墙体喷射混凝土,并进行封闭围岩工程。硬化加固层上清晰可见的红色日期标记,记载着施工者一次次掘进、加固的历程。

  初现端倪,楚凤三街隧道旧貌换新颜

  今年3月3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实地探访正在紧张施工中的蓁山隧道时,下穿楚凤三街隧道的明挖段,正被一座座高10余米、半环形的弃碴堆所包围,地下的管线、水路都清晰可见,时隔3个多月,蓁山隧道下穿楚凤三街隧道的明挖段,不但地表基本填平,更拱起了与蓁山隧道出口规格相同的穹窿,两个施工段正式连通,已经指日可待。

  “蓁山隧道下穿楚凤三街隧道北侧的明挖段,先要破开沙土,挖好基坑和堑壕,然后与山体下的暗挖段连接,砌好边墙后搭建拱圈、施做衬砌、敷设防水层,最后进行洞顶回填沙土,并覆盖绿化植被。这才算‘大功告成’。”工程负责人田明亮告诉记者,最多时有20辆车同步进洞施工,为保证高质量完工,明挖段上的穹窿比暗挖段厚了35厘米,钢筋的条数、密度也更高,回填完成后,蓁山隧道上方的回填部分将不搭设任何建筑,确保隧道内承重的绝对安全。

  家住西安的田明亮,是个货真价实的“铁二代”,父亲当年是铁道兵,母亲和妻子也在中铁二十局工作。由于近期施工“火力全开”,上白班时田明亮从早上7点半要一直待到晚上7点,近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内神经高度紧张:“虽然媳妇也在烟台总指挥部,但也就中午打个饭的时候能碰个面,聊几句,其他时间丝毫不敢马虎大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