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机构:中美BIT达成至少需两年

2014-5-8 10:55:00 来源:财新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美国咨询机构荣鼎公司(Rhodium Group)近日发布报告称,即使基于最乐观的预期,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的达成和执行也需要至少两年。因此,在今年放开对一些重要行业的投资限制,是保持双边投资深化动能的必要条件。   荣鼎公司创始合伙人、报告作者之一荣大聂(Daniel Rosen)对财新记者表示,伴随中美双边投资快速增长,BIT谈判的突破很可能是在今年11月于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之前发生。
  荣鼎公司的研究显示,中美双边投资近年来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尽管美国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存量仍显著高于中国在美国的FDI存量,但中国对美国的年度FDI流量(总额)过去5年间快速增长,现已超过美国对华年度FDI流量。
  来自中国的投资已在就业、研发投入等方面为美国经济带来好处。荣鼎公司的数据显示,在美中资企业现已提供超过80000个全职工作岗位,相对2007年的10000个明显上升。其中,2013年较2012年增长近150%,尤为迅猛。
  在研发投入方面,中资企业在美国本地的投入总额已由2007年的几乎为零增长到2011年的3.5亿美元。尽管这一规模相对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还较小,但已比其他新兴经济体高出很多,接近韩国、台湾等亚洲小型发达经济体。
  报告称,这一系列变化对于长期以来把中国投资与本地就业损失等联系起来的负面情绪来说,是个令人欣喜的变化。
  对于双边投资关系深化的下一步进展,报告称,中国官方对服务贸易协定(TISA)已经表达出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在服务业方面放开投资限制的愿望。但目前双向FDI发展速度之快已经远远超出已有的政策进展,因此“政策方面的改革应该加速,来为双边投资创造条件,而非让投资增长步伐因为政策限制放缓”。
  报告称,中美双方为BIT提供的负面清单都应该是“简短、透明的,任何设定的过渡期也应该是短暂的。
  2014年以来,BIT完成了两轮新的谈判。3月4日,第12轮谈判在美国华盛顿举行;1月,第11轮谈判在上海举行,首次进入文本细节的实质性谈判。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