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摩擦 闽涉案值增1.5倍

2014-4-30 11:03:00 来源:福州晚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新兴市场货币严重贬值,今年摩擦可能还会增多,或进一步影响我省外贸。  昨天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今年一季度我省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与去年同期比有所增加,在涉案案值上同比增加了1.5倍。省商务厅分析认为,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抢市场,加上新兴市场货币严重贬值,因此估计我省企业今年遭受的摩擦可能还会增多。业内人士认为,年初以来我省出口本身就出现下降态势,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多可能对我省外贸还会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两大新趋势下我省遭遇贸易摩擦增多
  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我省产品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14起,分别为反倾销调查9起、反补贴调查2起、保障措施调查3起,涉案金额总计1.36亿美元,涉及企业142家,案件数、涉案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6%、156.6%。今年初以来,我国国际贸易摩擦形势更趋严峻,一季度全国共遭遇28起贸易救济调查,较去年同期的23起,增加明显,由此我国也已经连续18年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
  记者了解到,今年首季我省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主要有美国晶体硅光伏“双反”调查、埃及聚酯短纤反倾销调查、欧亚经委会不锈钢厨具餐具、巴西胶印版反倾销调查、澳大利亚金属硅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等等,其中今年2月份遭受的国际贸易摩擦最多,新增7起,在印尼H型钢和I型钢保障措施调查中,我省一家企业的出口金额较大,去年共计出口6263万美元,占到今年一季度我省涉案案值的近一半。
  省商务厅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今年首季我省再次密集遭遇贸易救济调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势必在高端制造领域与中国的竞争日渐激烈,摩擦也必然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出现严重货币贬值,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企业,进一步出台和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也就必然会影响到我省相应的出口企业。
  由此省商务厅有关人士也表示,这也预示了今年我国的贸易摩擦形势仍不容乐观,特别是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救济案数量将会大幅增多,涉案金额也将再度走高。
  新兴市场受阻不利于我省整体外贸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我省不少商品外贸仍保持较快的增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省企业积极开发新兴市场。
  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相关人士说,去年我省纺服出口首破200亿美元,比增22.3%,跃居全国第四位,这与我省近两年积极拓展东盟、中东、非洲和俄罗斯新兴市场有关,其中对东盟出口的增速一度高达60%。
  “如果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势必会进一步影响我省的外贸。”业内人士说,今年一季度我省外贸也出现了下降态势,据海关统计,一季度,福建省进出口2372.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4.4%,其中出口1442.2亿元人民币,下降5.3%。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也表示,今年首季我省纺织服装出口42.67亿美元,同比下降17.05%,其中东盟市场出现了8%左右的下降,中东、非洲市场的增速也在放缓。
  针对这一现象,我省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措施力促外贸,如福建检验检疫局发布了促进福建省外贸稳定增长12条措施,其中表示将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制定相应检验检疫工作方案,对电子商务企业、产品实施既科学管理又便利通关的措施。
  省商务厅相关人士表示,面对国际贸易摩擦,我省不论是政府、相关组织还是企业自身,都应积极应诉,开展有效的沟通协商和业界合作,而且要掌握好诉讼策略,实现由受害者向“维权强者”转变。另外,规避国际贸易摩擦的方式也很多,闽企也应提前研究以有效应对。□名词解释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制造业则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达国家的经济也转而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
  但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美欧等发达国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市场大幅萎缩。“去工业化”致使发达国家抗危机能力不足这一弱点充分暴露,因而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发达国家提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上来。但与之前的“工业化”不同,欧美国家的“再工业化”实际上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打造高附加值环节,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