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 美国急什么?
2014-4-14 10:30:00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经历了2月底至3月中旬的一轮急速贬值,人民币双向波动已成常态。在此基础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或提速。美国财政部官员日前表示,密切关注中国推低人民币汇率的举措,是否引发新一轮竞争性货币贬值。但4月10日晚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做出了不同的表态,称央行此举是人民币往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动作,并非有意使人民币贬值。
看似专业的汇率数据,其实与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人民币汇率的涨跌影响着换得美元的数量;于外贸企业而言,汇率的波动影响着利润的高低。但在更宏观的层面,汇率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博弈的直接体现。
贬值带来的悲喜
昨儿一早,家住东总布胡同的闫杰就出了门,直奔雅宝路的银行。儿子在美国读大学,定期去银行换些美元,已经是闫女士近几年的必修课。
换完1万美元,看着银行结算单据上62204元的数字,闫女士微微皱了皱眉。“去年每次来换,都比上一次少花些,感觉人民币越来越‘值钱’。年初我刚换过1万美元,当时的价格才60621元呢。”
相隔三个月,兑换1万美元让闫女士多花了1583元。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总体呈现加速升值态势,全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41次创新高,升值幅度几乎是2012年的3倍。不过,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告别“只涨不跌”行情。仅第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约2.6%,几乎回吐了2013年全年上涨行情。
同样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在闫女士看来不是好消息,但童装出口商张冬青却长舒了一口气。
由于采取美元结算,今年春夏的服装订单,客户早已提前将部分货款用美元打给了张冬青。“近期结汇的货款,到手的人民币多了,这差额就是多出来的利润。”从去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6.08到目前接近6.2,尽管1美元可以兑换的人民币看似只有0.1元左右的差距,但对几十万美元的出口订单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就靠这汇率,利润就可增加1%左右。”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背后,绝不只牵动消费者与外贸商的心。
汇率背后是博弈
美国财政部一位高级官员日前表示,如果近期人民币的下跌暗示中国政府打算放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计划,则将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
人民币贬值,美国急了,频繁施压的背后,到底为了什么?其实,“严重关切”是美国通过口头对人民币施压,转移美国在量化宽松(QE)政策退出效应所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和经济风险上所面临的压力。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汇率不像定义的那样简单。往小了说,汇率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往大了说,汇率背后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
1989年10月30日,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中心区,洛克菲勒中心。在收购协议上签字之后,时任日本三菱土地公司社长高木丈太郎嘴角泛起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微笑。在美国最繁华的城市,最繁华的区域,三菱土地公司花13.7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的14栋办公大楼。按当时1美元兑160日元的汇率计算,三菱土地公司的投资额为2188亿日元,成为拥有洛克菲勒中心80%股权的控股股东。
此事令美国社会陷入一片哗然。美国媒体惊呼:“日本要买下美国了!”“这是日本在经济上又一次实施的珍珠港事件!”
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情,恰是当时日美两国经济状况的写照。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与此同时,美国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政府迫切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对外竞争力,以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此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
日元坚挺的代价
“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此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
日元越来越“值钱”,近5年时间里,日本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日本人的财富随之大幅度增长。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国的不动产价格,在日本人眼里显得非常便宜。于是,日本把大量资金投向世界各国的房地产。
以一曲《北国之春》唱红日本的千昌夫,是当时红得发紫的歌手。一家银行找到他,建议他投资夏威夷的五星级酒店。千昌夫困惑地说:“我没有东西可以担保。”银行说:“你的名字就是最好的担保。”结果,先后共有五家银行,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向千昌夫放贷。他在夏威夷不仅投资了酒店,还投资了高尔夫球场,五家银行贷给他的总金额达到2700亿日元。
那时的日本没有想到,繁华的尽头只是一片废墟。由于货币持续升值,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经济泡沫开始膨胀。而日本政府还在1987年实施“低息策略”,将实际利率降到2.5%,试图以泡沫、通胀来维持经济高增长,日本经济很快遭受了重创。
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戳破了泡沫经济,但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进入十几年的衰退期。
1994年,美国人从三菱土地公司手中买回了洛克菲勒大楼。一买一卖之间,三菱土地公司5年间净亏近1000亿日元。
低息后的“泡沫”
从高速增长到长期停滞,日本的经历是新兴国家的前车之鉴。作为最重要的产品输出国,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跃居世界第一,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中国的情况与日本依然有很大不同。”花旗银行中国零售银行研究与投资分析主管邱思甥给出了一组数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1994年由4.7一次性大幅贬值至8.27后,汇价连续十多年基本不变。一直到2005年7月21日第一次汇改,人民币才开始升值,而年均升值幅度约4%至5%。2010年6月第二次汇改,人民币再度开启升值模式直到2013年底,每年升值幅度约在3%至4%左右。
“人民币每年单边升值,的确影响了部分出口企业,但长远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个汰弱留强的结构性改革。”邱思甥表示,反观日元的升值过程,日元每年上下的波动幅度几乎都在两位数以上,如此剧烈的波动虽然让日本培养出了几家真正具有国际实力的大型企业,但对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却是一场灾难,种下经济衰退的因子。
“中国应当走德国的汇改之路,而不是重走日本的老路。”财经评论家叶檀表示,当一国有大量外汇储备,巨额贸易顺差,资本回报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说明汇率有上升的内在动力。当汇率上升时,以低息对冲负面影响是错误的决策。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使用低息策略,没有改变产能过剩的经济结构,反而使大量低息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而德国在经济能够承受扩大汇率波动的区间严控利率,防住了低息造成的资产价格泡沫。
新闻观点
金融改革优先推进汇率市场化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10日在华盛顿表示,中国将循序渐进、协调推进金融改革,在改革次序方面应优先推进汇率市场化。
易纲坦言,中国金融改革受到一些条件约束。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例,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缺乏预算硬约束机制,对利率并不敏感,还未为利率市场化做好准备;从宏观层面来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些下行压力,如果现在完全放开利率,短期利率和融资成本上升将不利于稳定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则表示,将来会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逐步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而人民币汇率每日波动区间仍将继续扩大。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