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为我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国

2014-4-10 10:37:00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内企业竞争力弱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孙广彬在Intersolar China2014研讨会上表示,2013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格局发生变化,传统市场比例下降而新兴市场占比上升,亚洲成为第一大出口市场。
  孙广彬公布的光伏产品出口市场统计表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光伏产业曾经最大的海外市场欧洲出口占比已经从巅峰时的70%左右降至30.26%,亚洲市场取而代之,出口占比高达44.78%。其中,日本占比25%,为中国光伏产品最大出口国。2014年1-2月,亚洲市场出口占比为52%,其中,日本占比34%,仍为中国光伏产品最大出口国,欧洲市场占比22%,总体来看延续了去年的趋势。
  孙广彬介绍说,从贸易方式来看,2013年光伏产品一般贸易方式出口41.03%,加工贸易方式出口53.33%。一般贸易比重偏低,显示国内光伏制造企业竞争力依然薄弱,未来出口依然不稳定。
  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判断,3-5年内,甚至10年之内,日本市场和印度市场都将是比较好的光伏市场。
  国内分布式光伏问题多
  根据国家能源局下达的指标,今年中国分布式光伏将达到8吉瓦,超过独立光伏电站(6吉瓦)。在业内看来,国内市场、欧美市场、新兴市场将各消纳中国光伏产品的1/3。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CEO陈康平告诉记者,目前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由原来的“金太阳”装机补贴转为分布式的发电量补贴,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必须寻求市场资金的支持,然而,多数银行对目前的政策和现状并不乐观。在他看来,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融资难、面向多个业主的电费收缴问题、高效屋顶资源紧俏、缺乏稳定的预期收益等。
  “按照一般经验,分布式发电项目企业至少要承担20%的启动资金,近80%的资金需要市场融资支持,而多数银行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持观望态度。” 陈康平称。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则将目前分布式光伏存在的问题归纳为收益率低、屋顶难找、融资难、交易风险、电网支持、备案难以及负荷的长期稳定性等方面。
  谈及8吉瓦的分布式光伏目标,李俊峰表示,实现目标有一定难度,“归根结底,破解融资难的关键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本身要能盈利”。
  李俊峰认为,破解目前分布式光伏的瓶颈,电网能发挥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在现金流方面,需要用电网来保证它的现金流透明度。而目前对银行来说,仅有现金流的透明度是不够的。”
  产能过剩依然存在
  在Intersolar China2014研讨会上,有光伏企业人士表示,我国光伏制造企业大多采取微利扩张模式,但这种模式很难持久,其中的风险已开始显现。
  李俊峰认为,企业要有足够的利润率,才能保证创新投入。微利能暂时赢得市场,但最终很可能被淘汰。在他看来,低价竞争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极其无能的一个表现。“最终的结果都是最优秀的产品才有市场,就像汽车,卖的最好的是质量最好的车,而不是最便宜的车,电力装备也应该如此,最有市场的是质量最好的装备,而不是最便宜的装备。最初你可能占据了市场,但最终你会被市场淘汰。”
  针对光伏产能过剩的问题,李俊峰表示,电力装备是同质化很强的产品,这种系统的产品,大概有3-5生产家企业足够了,最多不超过10家,而目前国内的企业数量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兼并和重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