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得按自己的节奏走

2014-3-5 11:25:00 来源:同花顺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文/窦勇
  最近,海外一波“唱空中国”的言论又甚嚣尘上。事实上,“唱空中国”已不是新鲜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每隔一段时间,特别是当中国面临重大战略抉择的时候,各种看空中国经济的奇谈怪论就粉墨登场。经历了一波波“唱空”风潮,中国经济不仅没有崩溃,反而越发壮大起来,变成了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唱空中国”之所以愈演愈烈,无非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中国经济已经成长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作为大国经济,一举一动都会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往往被广泛关注,甚至被过度解读。
  二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低迷不振的背景下,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难免招致“羡慕嫉妒恨”。加上某些国家严重的“冷战”思维,妄图通过打压中国经济,维护自己的独霸地位。
  三是国际投机机构希望通过“唱空中国”在资本市场获利。
  的确,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必然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没有回避,而是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并明确了新时期深化改革的蓝图、愿景、目标。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行动起来,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举措不断推出,内容不断深化。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已出台改革性文件100余份,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已出台200余份改革性文件。
  可以预期,按照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思路,有序推进,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顽疾必将逐步破除。但国际上总有些人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美国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日前表示,他还没有看到北京以美国希望的速度采取行动的迹象,他认为即便有带来社会和政治动荡的风险,中国也应该加快实施经济改革计划。言下之意,即使付出社会动荡的代价,中国也应该加快改革,何其荒谬。
  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到攻坚期、深水区,社会进入到矛盾凸显期,唯有深化改革才能克服各种矛盾和风险,这一点毋容置疑。但在具体政策执行中,关键还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只有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统一起来,按照中国经济自身的节奏和步伐来有序推进改革,中国经济才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走好自己的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