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概念:打通交通脉络
2014-3-29 10:38: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格局是关键,交通建设是依托,而资源配置则是核心。”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近期广受市场关注的京津冀一体化,要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首先也是最容易做的,当是打通交通脉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近期,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到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调研,谋求两地加强联系和合作,推动京津“双城”交通一体化发展。
两地交通运输部门就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构筑北京至天津港[-2.43% 资金 研报]北、中、南三大公路快速出海通道,推进两地电子口岸互通互联,承接首都机场溢出需求,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天津机场引入线建设,实现两地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建设道路运输跨区域数据库等方面深入沟通,达成合作意向。
董焰表示,实际上,环渤海地区交通一体化的进程早前就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比如京津客专的开通使两地的距离一下拉近,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的相继运行,又将石家庄、保定等河北城市拉入了经济圈。“两条高铁开通之后,一些位于河北的站点,所在地区的房价就涨了不少。”董焰称,目前北京到沈阳的客专已经开建,张家口经北京的客专也开工在即,等这些线路建成运营之后,北京跟河北北部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不过,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表示,交通脉络的打通,只是为京津冀一体化提供了基础设施方面的条件,真正能够把一体化这件事搞活的,还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医院、教育机构、公司企业这些优质稀缺的资源依然集中在北京的核心城区,那即使北京和周边地区的交通再方便,也没有多少人会离开北京去到周边地区工作和居住,如此,这些便捷的交通一体化就不一定能够起到作用,反而出现上座率不高的现象。”赵坚表示,京津冀一体化必须多方面齐头并进。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数日前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明确表示,要把破除行政壁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规划同图,在一张图上共同规划京津冀的发展,健全合作发展协调机制,共同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的结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和市场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这把火也“烧”到了农业部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3月24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天津调研时称,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农业协同发展是其中重要方面。韩长赋特意提到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大有可为。他建议天津各级农业部门要抓住机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优势,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其中农业资源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以前老北京的市民,吃的都是郊外农民进城来卖的新鲜蔬菜水果。而今,北京市民买的菜,大都是从全国各地运过来的,近则山东寿光,远则海南三亚,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带,基本不提供了。”李国祥称,这种远距离给大城市输送农产品[3.00% 资金 研报]的机制,有多种弊端:一是原产地收购价格很低,而到了终端售卖地之后价格奇高,种植者和消费者都吃了亏,差价全给了中间的运输环节。二是,运输链条太长,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很难追溯责任。
李国祥表示,如果京津冀一体化真正能做到把一些资源迁离核心城市区,形成周边一些居住带、卫星城的话,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会很大,而这些地区本身原就靠近农村地区。在周边打造一些新型农业生产基地,就近为附近居住区提供农产品,既能省去昂贵的运输成本,又能为当地农村和农民创造收入,一举两得。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