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试点

2014-2-22 10:3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工作今天(2月21日)正式启动。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单一窗口”试点工作组组长、国家口岸办主任黄胜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戴海波,国家部委相关司局、中央在沪查验单位、上海市相关职能部门及上海港务集团等有关负责人出席启动会议。

  上海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口岸管理相关单位“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要求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监管制度创新的具体举措,此举一方面降低贸易和运输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效能,另一方面减少申报单证数据的重复录入和数据信息的差错,促进贸易程序便利。按照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建议,国际通行的“单一窗口”建设一般历经海关作业无纸化、其他部门无纸化以及区域、国家、国际“单一窗口”等发展阶段。从目前上海的监管通关现状来看,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检验检疫通报通放和即查即放、海事船舶(船员)和危险品申报、边检船员上陆(登轮)等监管部门管理系统,以及港口的货物进出港管理等方面的有限“单一窗口”多年来基本运行稳定,具备了试点区域“单一窗口”的条件。

  试点工作将依托上海电子口岸建设“单一窗口”,实现贸易和运输企业通过单一平台一点接入、一次性递交满足监管部门要求的标准化单证和电子信息(数据元),监管部门处理状态(结果)通过单一平台反馈给申报人。监管部门按照确定的规则,获取相关部门监管信息,共享监管资源,实施联合监管。监管场所依据监管部门的指令,对货物和运输工具予以放行。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先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洋山保税港区试点,争取今年6月份上线测试运行,按照海关总署党组成员、试点工作组组长、国家口岸办主任黄胜强讲话精神,上海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关键是要形成一个窗口(单一窗口),建立一个模式(统一标准和规范)、建设一个平台(上海电子口岸)、健全一个机制(跨部门共建机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